“我這個店是在上街子,要是下街子,我倒不敢保證安靜,每逢二五八半夜兩點就會吵得很。”
老板覺得自己當初選址很英明,好歹不會影響客人休息。
半夜兩點吵,杜紅英和鄭雅麗不介意啊。
畢竟,她們也是要半夜起床看熱鬧的人。
晚上睡覺前,鄭雅麗將房卡給了杜紅英一張,這是要讓她半夜推醒自己。
杜紅英調好鬧鐘,閉眼小憩。
沒錯,是小憩!
她以為自己會睡不著的,誰知道不僅睡著了,還在睡夢中下河捕魚,抓了好幾條魚,然后感覺渾身很冷,
好吧,這地兒就是有點潮濕,沒等鬧鐘響先給凍醒了。
好奇怪,在這兒居然沒有失眠和認床這回事兒了。
杜紅英懷疑是杜紅兵給調配的中藥見了效。
拿了鄭雅麗的房卡進門,將睡夢中的兒媳推醒。
鄭雅麗睜開眼看見是她,先還有點懵突然就想起要去看鬼市的事兒,連忙爬了起來。
婆媳倆下樓的時候,柜臺上打瞌睡的老板都好奇她們要去哪里。
“去下街子趕場?”真是沒見過這種客人,這種熱鬧有什么可看的,睡覺不香嗎?
“對,聽說你們這兒有這個風俗,我們就想去看看。”杜紅英打了手電筒,這是小羅臨走前特意去買來給她倆備用的。
“那你們慢一點,這條街不像你們城里人的街有路燈。”老板跟了出來抬頭看了看天上掛的月亮:“還好,今天是六月十八,月亮大,沒那么黑。”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農歷六月十八的月亮其實也挺圓挺大挺亮的,絲毫不比城里的路燈差。
出門都不用打手電筒。
婆媳倆走在這條小鎮上,時不時有老人從他們面前匆匆走過,無一例外的是背上背著小背篼或提著提篼。
不用說,里面裝的一定是麻線。
走到下街子,果然看到街兩邊都站滿了打了手電筒的人,他們面前擺放著的都是麻團或麻芋子。
杜紅英仔細觀察了一下,那些頭上戴著礦燈的一般就是買家。
“哎呀,你不買我的不要翻,翻爛了不好看。”
一個老太太氣惱的大聲責備。
“大娘,我不翻來看一看,萬一你里面藏著包心咋辦?”
“你亂說,我又不是第一天賣麻線,你去問問看,我的麻線哪一次包了包心?”
“主要是我是第一天買你的麻線啊,所以要看清楚點。”中年婦人問:“大娘,你這個咋個賣嗎?”
“十二元一兩。”
“噢喲,大娘,你這個價跳起來咬人喲。”中年婦人連忙道:“您老人家以為您賣的是金絲線喲?”
“我的麻線沒有一個黑頭,也沒有包心,更沒有吹水,上場天我就賣十二元一兩,你要就要,不要你就讓開點,我的麻線不愁賣。”
杜紅英……有個性的大娘。
十二元一兩,一斤就是一百二十元,看來,麻線還是有市場啊!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