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的熱情都端上了桌。
看得出來,這也是九大碗的標準。
鄉下人最大的熱情就是請你不要客氣。
羅母還要給杜紅英婆媳挾菜,嚇得小羅連忙遞眼色。
“杜總,鄭總,你們吃,不要講禮。”
羅母訕訕的住手,她忘記了,這些城里人很講究的,不能用自己的筷子幫忙夾菜。
“吃,大家都吃,我不講禮,講禮就不來打擾你們了。”
那啥……杜紅英感覺自己也有好些年沒有這么接地氣的說這些話了。
陌生的地方熱情的主人,讓她都有些招架不住。
就很羨慕不會說話的兒媳婦,這些場合她不用開口,真的省心很多。
羅家吃完飯,天氣有些炎熱,羅母請杜紅英婆媳倆去午休。
“這間屋是我小閨女的,她在南方打工去了,這屋子后面是山,左邊是竹林,右邊是堂屋,太陽照不進來,很涼快。”
別說,還真別說,一進屋就感覺涼悠悠的。
房間干凈整潔,墻上貼著幾張明星畫報。
一張四方木架子床上掛的是麻布罩子,杜紅英連忙讓鄭雅麗看。
鄭雅麗欣喜不已:果然好東西在民間。
“這張床上的鋪籠罩蓋我都是才換洗過的,不臟。”
“挺好的,謝謝你了,羅嫂子。”
杜紅英問過小羅,自己比羅母大三歲,但是羅母看起來起碼比她大十歲,喊嫂子也是一種尊敬。
“不客氣,你們能來我家,我們都很高興,很歡迎。”
哎,羅母高興得手腳都不知道該怎么放,一個勁兒的在胸前的圍裙上擦。
“媽,媽……”屋外小羅在喊。
“來了來了。”
羅母連忙出去,聽母子倆在說著什么,過了一會兒,羅母又又端了香瓜進來。
“杜總,鄭總,這是我們家自己種的瓜,您們嘗嘗。”
“多謝多謝。”
飯后吃點水果也是可以的。
鄭雅麗咬了一口,眼睛都亮了,比劃著說好香,好吃。
“好吃就多吃兩塊。”小羅家自己種的呢,應該能管夠。
“吃了就睡睡午覺,這大中午的太陽大出沒辦法出去閑逛。”杜紅英寫道:“晚些出去看看這兒的水土人情,再問問小羅媽媽收購麻線的事兒。”
鄭雅麗點頭。
她完全聽從媽媽的安排。
杜紅英看這個兒媳甚是滿意:一點兒城里小姐的架子都沒有。
說真,鄭家人將她養得很好。
當年車禍,鄭雅麗的爸爸當場走了,媽媽重傷,救過來后沒兩年還是走了。
小小年紀的她父母雙亡,全靠爺爺奶奶拉扯長大。
兩老口為了讓她學會堅強學會生存真正是用心良苦,嬌養而不慣養,該會的一樣都沒落下,性格開朗,獨立生存能力很強,在哪兒她都能適應。
吃過香瓜,婆媳倆上床躺在木架子床上,鄭雅麗突然向杜紅英身邊靠了靠,眼睛亮閃閃的,帶著一點小小的期望。
“來吧,媽媽抱著你睡覺。”
杜紅英一下就看明白了,這孩子,是想依偎在她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