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您說在這兒辦工作室?”鄭雅麗在本子上回復:“不在外婆村里辦?”
.老太太聽說她想在村里辦一個織布的工作室高興得很,她就想有年輕人留在家里陪著她。
她還說走了一個杜伶俐又來了一個鄭雅麗,都是乖孩子。
不回去辦怕是會失望了。
“不管干什么都少不了天時地利人和,這兒先天條件比通安村好太多。通安村不占優勢。”
同樣是西南的小山村,通安村更多的是在發展經濟了,績麻線這種手工活幾乎是消失了。就算是以前也是自給自足,并沒有像這個鎮上一樣已經形成了產業鏈,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
小羅她們這個叫盤龍鎮的地方還有一半的家庭保持著這種手工活。
通安村種的苧麻少得可憐,這個鎮上到處是一大片一大片茂密生長著的苧麻。
“我個人的建議是可以在這兒發展你想要做的事業。”
杜紅英繼續寫道:“當然,這兒也有一個缺點:交通沒有通安村那么方便,不過你可以在鎮上辦工作室。”
鄭雅麗想了想點頭。
“媽媽,您說得很對,難怪浩瀚說您頭腦相當厲害,是咱們家做生意最最厲害的,連二爺爺都夸贊您呢。”
杜紅英看著兒媳婦寫在本子上夸贊自己的話樂了。
趙浩瀚還真是大言不慚啊,居然在鄭雅麗面前這么吹捧自己。
“媽媽,那我們回鎮上去?”鄭雅麗這會兒有點心急了,想要立馬就去看場地,租房子這些。
“不急,今晚就在這兒住吧。”
羅家一家人都盛情挽留,讓她留宿。
說真,鎮上賓館的房間和床都沒有羅家的睡著舒服。
羅母說知道她們要來,特意扯了幾個干谷草又曬了一上午來鋪的床,竹篾席子睡著也涼爽,床單被套罩子都帶著太陽的味道。
美中不足的是,兒媳婦要鉆她的懷抱。
罷了罷了,自己那木頭兒子沒法溫暖她,她這個當婆婆的只好遷就遷就。
羅家人都睡得早,杜紅英婆媳倆開始搞事業。
“買下那個賓館?”
鄭雅麗張大嘴巴盯著婆婆:有錢人就是這么任性嗎?
她和浩瀚結婚送了她們京城一個四合院,她在那兒開了一個工作室;她想在這兒搞夏布,婆婆媽直接就要將那個兩層樓的賓館買下來送她。
“樓下可以做生產場所,樓上就是辦公室,我覺得挺不錯的。”杜紅英的理由也很充分:“無論是生產資料還是工人技術交通這些,在這兒都有很大的優勢。”
“那萬一……”鄭雅麗不好意思的抬頭看了一眼杜紅英,寫下了幾個字:“虧本了怎么辦?”
“你這孩子,虧本就虧本唄,失敗是成功之母。”杜紅英氣笑了,第一次見這丫頭底氣不足:“再說了,你和杜伶俐都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方向,老祖宗留下的瑰寶,你們用現代的審美技能將它發揚光大,肯定不會差的。”
鄭雅麗看著杜紅英寫下的字,眼里漸漸放光。
“媽,我知道為什么浩瀚他們這么優秀了。”
杜紅英不解。
“因為,有您這么一位開明的媽媽,您給了他們底氣和闖的勇氣……”
鄭雅麗寫得很多字,杜紅英……感覺挺不好意思的。
兒媳婦真的是誤會她了,那幾個孩子的教育全靠了老趙家的兩位老祖宗和趙崇慶這個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