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英苦口婆心傳授著一些心得體會。
手都寫酸了,鄭雅麗才表示懂了。
“走吧,明天回通安村過年了。”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杜紅英要帶著鄭雅麗回來,陳冬梅自然是歡喜不已。
“杜二娃說回來不了。”陳冬梅感慨道:“紅衛也回來不成。果然啊,一穿上那身衣服就是國家的人了。不過樂樂說要回來過年,有你們,有紅兵有小靜有樂樂,也算是過一個熱鬧年了。”
老太太到了這年紀了,一到臘月間就盼著子孫們回來過年。
或者說,一到臘月村里的老人們都有著共同的愛好:天天坐在院門口看,就想看到出門在外打工的兒孫背著大包小包扛著行李回家團年。
“小麗都這么大的月份了,就不要忙生意了,紅英,你幫忙多看照點兒。”
“娘,我看照著的呢。”
杜紅英道:“小麗的生意都走上正規了,除了她和杜伶俐的交流溝通要親力親為外,其他的都不用她操心。”
“那就好,現在的女娃子能干,不像當年的我們只知道洗衣做飯,下地干點手腳活,可掙不了錢。”老太太開始回憶當年了:“還是在生產隊掙工分的時候才好像能在外面掙點,除了那時候就感覺掙不了錢。”
“您們那時候不還績麻線賣嗎?”
“那也得有時間來績啊,洗衣做飯伺候老的照顧小的,還要挑水砍柴割草還要喂家畜、要打掃豬圈……”
聽娘扳著手指一一數落,杜紅英深有同感:一個家的運轉離不開女性的付出,而女性的付出卻是那么的瑣碎,那么的不值錢,那么的不值一提!
上輩子她也是萬千家庭婦女中的一員,她的付出從來沒得到過認可,相反還被人嫌棄。
這輩子她的目標很明確:要搞錢,要搞事業,在父母家人的幫襯下,她是事業學業兩手抓,家庭也沒有落下。
事實證明,有自己事業的女性活得更漂亮,更快樂。
難怪老太太都羨慕不已。
傍晚杜紅兵和田靜下班回來了,吃飯間,杜紅兵說了一個消息,讓杜紅英都有點吃驚。
“真的假的?”
“應該錯不了,這個消息是一個朋友透露給我的。”
上面有政策要打造特色古鎮,而她們選中的小鎮正是要打造的小鎮,那朋友的意思是如果有閑錢可以去搞幾套房子門面坐等升值。
“那你買嗎?”
“到時候再看吧。都知道這個消息了,人家也不會賣,賣了會后悔的!”
杜紅英……紅兵就是老實,這就是信息差就是機會,還是別人透露給他的。
結果他還替人家考慮了。
只能說,他是太安于現狀了。
又或者說,他一個,田靜一個,兩人心里真的只有奉獻和熱愛!
杜紅英自認活了兩輩子都達不到他們的境界和高度。
“姐,我就覺得你很有財運,就是買哪兒哪兒就能升值。”
“呵呵,你這么說好像也沒錯。”
杜紅英能說啥?
陰差陽錯之下,她又撿了一個漏!
前半生吃的是重生的紅利,九十年代她就嘎掉了,后面的事全憑了感覺和運氣。
偏偏,她就是財神爺的親閨女,真的是做啥啥好做,財運杠杠的!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