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起初膽怯,見士兵們沒有搶掠,反而分發糧食,漸漸歡呼起來。青禾看著這一幕,興奮地說:“公主,我們成功了!接下來可以收復其他城鎮了!”慕容朵蘭卻沒笑,她摸著腰間狼紋玉佩——柳林的反應太奇怪了,這平靜背后,總像藏著什么。
而此時,涼州城內的鎮北王府中,柳林正聽著親信的匯報。
他身著玄色王袍,坐在紫檀木書桌后,手指漫不經心地敲擊著桌面。書桌上攤著北狄地形圖,黑石城的位置被圈了個紅圈,旁邊寫著“李虎殘兵三百,退至涼州邊境”。親信低著頭,不敢看他的眼睛——柳林的眼神太冷了,像北境的冰,能凍透人的骨頭。
“知道了。”柳林聲音平淡,聽不出情緒。他拿起筆,在地形圖上又畫了一道線,從涼州延伸到晉都洛陽,“傳信給洛陽,就說慕容朵蘭叛亂,黑石城失守,李虎兵敗,我需調動三萬兵力平叛,但涼州防務空虛,請求朝廷派兵支援。”
親信愣了愣:“王爺,我們明明有十萬兵力,何必向朝廷求援?”柳林抬起頭,眼底沒有一絲溫度:“司馬氏多疑,我駐守北境十年,手握兵權,他們早就忌憚。慕容朵蘭這顆棋子,正好用用。”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遠處的雪山。十年前他從一介小兵爬到鎮北王,靠的從來不是仁慈——當年北狄內亂,他故意拖延援兵,等慕容烈戰死才出兵“平叛”,順手接管了北狄部分兵權;后來又把慕容朵蘭留在身邊做質子,既穩住北狄舊部,又讓朝廷放心。如今司馬氏想削藩,他便借著慕容朵蘭“叛亂”,一方面向朝廷要兵要糧,另一方面讓他們相信自己“兵力不足”,降低警惕。
“對了,”柳林突然開口,“李虎的家眷,處理了。”親信心中一寒——李虎是柳林的心腹,這次假敗,竟連家眷都成了犧牲品。他連忙應道:“是,屬下這就去辦。”
柳林沒再說話,只是拿起桌上的一枚棋子,放在黑石城的位置。棋子是黑色的,像慕容朵蘭的血袍,也像他此刻的心思。“慕容朵蘭,”他低聲呢喃,“你以為的復仇,不過是我棋盤上的一步棋。”
三日后,洛陽的圣旨傳到涼州。司馬炎(晉帝)果然下詔,派兩萬兵力支援柳林,同時賞賜黃金萬兩、糧草十萬石。傳旨太監宣讀圣旨時,柳林故意表現得“感激涕零”,對著洛陽方向跪拜:“臣必不負陛下所托,早日平定叛亂!”
送走太監后,柳林立刻召集將領:“兩萬援兵到后,分五千駐守涼州,一萬五千隨我前往北境,但記住,只許圍,不許攻。”將領們雖疑惑,卻不敢多問——柳林的命令,從來不容置疑。
而此時的黑石城,慕容朵蘭正忙著整合兵力。李虎逃竄后,北狄其他城鎮的舊部紛紛響應,半個月內,她的兵力從五百漲到五千。秦蒼建議趁熱打鐵,收復臨近的白城,慕容朵蘭卻猶豫了——她收到消息,柳林要親自率領三萬兵力來平叛,可她總覺得,事情沒這么簡單。
“公主,柳林兵力雖多,但我們有血肉怪物,未必怕他。”秦蒼說道。慕容朵蘭搖頭:“柳林征戰多年,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他若真想平叛,早該派主力過來,何必等這么久?”她走到地圖前,手指劃過涼州到黑石城的路線——那里有一處峽谷,是必經之路。
“秦伯伯,你帶三千人去峽谷設伏,若柳林大軍經過,只許騷擾,不許硬拼。”慕容朵蘭下令,“我帶兩千人守黑石城,隨時接應。”她不知道的是,這道命令,恰好落在了柳林的算計里。
三日后,柳林率領三萬大軍(其中一萬五千是朝廷援兵)抵達峽谷。秦蒼按照計劃發起突襲,滾木礌石砸向大軍,卻見柳林的士兵只是慌亂了片刻,便在將領指揮下有序撤退。秦蒼想追擊,卻被柳林的伏兵攔住,雙方激戰半個時辰,秦蒼“不敵”,帶著殘兵退回黑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