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想起西州時候的事情。
“啟稟王爺,小人已經查探清楚,民間稱他們為藍帽回回,在長安城和廣州府各地有不少人,
他們傳播的教派叫一賜樂業教,跟佛教差不多,都是導人向善,且死后可去什么樂園。
長安城里有不少的勛貴信奉賜教。”
王洪福并報道。在得到李慎的命令后,王洪福就開始派人查詢。
“一賜樂業教?在這大唐,沒有本王的允許就敢傳教?真是豈有此理。
還有那些勛貴,他們就是吃的太飽了,沒有事干。”
李慎聽后發怒道。古代傳播教派都是從勛貴官員和富貴人家開始的,從而讓民教紛紛效仿。
就如皇帝信奉佛教,那這個時期的百姓就信奉佛教的多,皇帝信奉道教,百姓信奉道教的就多。
就跟后世買奢侈品一個道理,先讓富人買,彰顯出富貴,然后普通百姓才會效仿,砸鍋賣鐵也要買。
“王爺,如今朝廷對這些外來教派并沒有限制,只要不是那種邪教都會包容。”
王玄策在一旁提醒道。這可不是紀王府可以左右的事情。
只是李慎卻皺起眉頭:
“我大唐地大物博,可也不是隨便讓人踐踏的地方,他們這些教派愚昧百姓,侵蝕我大唐的底蘊,本王怎能袖手旁觀?
朝廷允許,只是因為朝堂上的那些士大夫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你看看外面那些屬國,多少都是教派大于皇權的?
看來本王得想想辦法了。”
宗教的侵蝕是非常嚴重的,信仰的力量往往可以使人瘋狂。
他們可以為了心中的信仰突破道德和法律的界限,連親人都可以不顧。
“王爺可有什么計劃?”王玄策跟著李慎這么多年,也逐漸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
“沒有更好的辦法,想要鏟除很不容易,只能跟以前一樣進行打壓,限制他們的發展。
信仰只要扎根,在想要鏟除絕非易事,只能降低他們的影響力。
看來,本王應該成立一個教派幫,將他們都整合起來,統一管理才行。
以后再有其他人進入大唐想要傳教,就必須要經過我們的同意,不然就是異端邪教。”
李慎思索良久也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他又不能大肆屠殺,只能打壓限制。
成立教派協會讓這些人在可控的范圍內進行發展,便于管理。
“成立教派幫?王爺還從來都沒有過這樣的先例,以前都是商賈之間為了照應成立商幫。可從未聽聞有教派幫的。”
王洪福聽了驚訝起來。王爺的腦子果然靈活,想的事情都與眾不同。、
“以前沒有,可現在就有了,這件事你派人去安排,元正過后就開始通知各教派。
若是不加入的就是異端邪教,后果自負。”
李慎豪邁的說道。
“王爺,臣以為這件事還是不要紀王府出頭為好,不如讓佛教或者道教主持此事。
畢竟紀王府不是方外人士,不能讓人信服。”
(重陽節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