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抬原木缺人,我也想試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行。
前面四個人抬,后面兩個人抬。我在二道杠左邊,因為我是右肩嘛,右手把住掐勾的繩子,左手拿掐勾,試了下,還成。杠頭喊哈腰掛時,我們二道杠,兩人一左一右,把掐勾掛好,同時,隨著杠頭的號子,挺身而起。
如果前面腳下有障礙物什么的,頭道杠的杠頭,會用號子告訴后面的人,注意腳下,或者是調整方向。
喊號子主要的目的是,步伐一致,注意力集中,大家都跟號聲,邁出統一的步子,這樣工作效率高。
粗大的原木抬過來后,擺在放好線的地基上,用搬鉤調整好。不平的地方,用細小的木段,砍成上下兩個對稱的半園凹槽,擺在上面,然后再放上較細一點的原木,一層疊一層,就楞成了墻體,木頭縫用泥抹上。蓋完這棟工棚,我的肩上也磨出了老繭。
接下來,就要在室內建南北兩鋪大炕,長有五六米。
用撿來的石頭,砌炕墻和炕洞子。
鋪炕面時。我覺得很是奇葩。因為大山也沒有磚,外運到深山老林,也不現實。誰也想不道,是在炕面上面,先鋪上一層母指粗的劈柴爿子,然后,在上面鋪上厚厚的一層加了穰廄的黃泥,再在上面間隔地擺一層劈柴爿子,最后,在上面鋪上一層黃泥抹平。接下來就是燒火,把炕燒干備用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后面精彩內容!站在這炕上,我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踩塌了。如履薄冰啊!
閑暇之余,我溜達到小溪邊,看到有幾顆粗壯的紅松樹。就抬頭仰望樹梢,看看有沒有松塔。樹木長得很高,有十幾米,直徑有一摟粗。
突然,我發現,樹梢上有三顆碩大的綠色松果。
我就想爬上去摘,可是,我不會爬樹,況且這顆樹又粗大,也摟不住。光禿禿的樹干有五六米高。
我圍著它,看了一圈,發現它旁邊,有一根藤子纏繞在上面,有四公分粗的樣子。
于是,我用手試著使勁拽了拽它,看看能不能承受我身體的重量。我雙腳離地吊了一會,覺得沒有問題。
于是,我就拽著藤子雙手拔了上去,抅到樹叉就好辦了,踩著樹叉攀到樹梢,看到一顆松果,手伸了過去,但還是差一點距離,抅不著。再往上我就有點害怕了,樹梢有點來回晃動。
我抱著樹干呆了一會,覺得也沒事。
于是,就又向上攀了幾節樹叉。
終于能抅到松果了。用手拍它不下來,可能是,還不到成熟期,長得還很結實。沒有辦法,我就一手抱著樹干,一手側身握住松果,給它擰了下來,扔到樹下。
下來一看,身上、手上、沾了不少松樹油。
想吃松果也不容易,它是青的,摳不出松籽。
還是老農有經驗,告訴我,拿到火上燒烤,就能把松籽摳出來了。
由于不是采摘季節,松籽還沒有長成,也就是圖個樂趣。
在這里,干了二十來天,林場驗收完工了。我們也收拾行李,下山,回到集體戶。
這就是:
掛鋤上山,副業創收。
砍伐樹木,興建工房。
搬運原木,奮力爭先。
盡己所能,不遺余力。
借助藤蔓,攀上松樹。
枝頭頂上,采摘松果。
想吃松果,也不容易。
松油滿身,火燒炭烤。
喜歡我的知青路請大家收藏:我的知青路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