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正道…百姓才是我們同道!”
這一刻,上首的大賢良師張角,默然不語。在坐的眾人里,也只有他這個師父,聽出了這個小弟子話中真正的含義。這個弟子看似溫和有禮,卻是最為堅定,殺氣最重的一個。難道,這就是失魂附魂,所帶來的非常之機現,劫難中藏有的天數嗎?…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黃天之道,確實是損有余而補不足的!然而,道經又言,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在一眾弟子面前,張角搖了搖頭。他看著張承負的眼睛,用斥責的口吻說道。
“承負,行太平之道,要‘實民所需、實民之腹、強民之骨”,而非‘壯虛浮之心,強不實之志’!…”
“黃天不聽空語,太平不應虛聲。世道艱難,你這樣空言易失,行道難全。言之不行,猶妄念天命,是犯道也!故我等入道之人,必須慎言、慎誓、慎行!”
聽到這一番訓斥的話,看著張角的眼睛,張承負心中一動。他恭敬伏跪在席上,乖順的認錯道。
“是!弟子愚鈍,常常胡亂思量,才會說這些空話…這大概就是空言無補,動則必驗。善言不如善行,徒言不如一踐…”
“嗯…”
張角垂下眼睛,似乎并沒聽到小弟子的話。他只是轉過頭,對大弟子馬元義說。
“元義,你是大師兄。晚飯的時辰到了,你去取八份麥飯來,給每個師弟都發一份。”
“是!師父!”
馬元義松了口氣,起身離開。張角又看向跪著的二弟子唐周、六弟子伍登,安撫道。
“你們也都起來吧!伍登說的沒錯,唐周也是務實。這批藥材的分配,就七成加入符水,用在廟外的災民身上。三成制成符藥,去向各縣的富戶布施募捐…這兩件事,既然是你們兩提的,那也就由你們兩人各自負責去做吧!…”
“是!謹遵師父教誨!…”
“.哎!弟子遵命!”
唐周與伍登對視一眼,互相錯開目光,這才直起了身。這時候,馬元義已經帶著麥飯回來了,給每人都發了一個陶碗。包括上首的張角,也都是一樣的伙食。
這些陶碗中,只盛滿了蒸熟的碎麥,再加了一勺豆豉,兩片菘菜。這就是這個時代,平民們日常的食物,甚至已經頗為豐盛了。
“太平黃天!愿太平!”
“愿太平!”
眾弟子齊齊念誦一聲,就低頭默默咀嚼起來。所謂麥飯,自然與磨出的面粉不同,是帶著麥仁和碎殼的。而用大甑蒸熟后,這些硬邦邦的碎殼,就稍稍變軟,能夠咀嚼咽下。這一碗麥飯雖然粗糲難咽,卻遠比面食更為飽腹,更為節省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