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有五行,行有生克。德成則運,運終則易。火盡其光,土繼其昌,是為天地大數之變也。”
張角神色肅穆,再次開口,講述著這個時代,士族們最為相信的“五德”。
“火者,烈氣也,燒而不守;土者,厚載也,養而能生。故土德繼火,既以兵起,又以德成。”
“漢室失德,天運乃終。天道循環,甲子便有德氣的變更。而圣人知天命,乘時而起,正其黃德,以綏兆民…”
“啊!圣人知天命,乘時而起?老師,那…那您可知下一次的天命,究竟應在何處,應在誰人身上?…”
辛茂安振奮激動,忍不住虛身向前,俯身傾耳聆聽。而張角捋了捋短髯,稍稍思忖,開口道。
“天命所應,在‘羽’。羽而生風,飛而升天;受天之蔽,執中土之柄。在‘更’,火德之末,黃德之初,照耀天下,更始蒼生。”
“你就如此回復,耿氏會滿意的!”
“黃天在上!天命在‘羽’,在‘更’?…‘羽飛生天,執中土之柄’,‘火中之更,更始蒼生’?”
辛茂安蹙起眉頭,陷入長久的思索,明顯對這天命所應,在意非常。其他弟子中,大師兄馬元義、二師兄唐周、四師兄潘靖之、五師兄謝初,都在凝神思索。倒是六師兄伍登撇了撇嘴,七師兄高道奴則一臉茫然。
至于張承負,他眨了眨眼睛,念頭流轉間,心中已經猜到了“耿氏滿意的答案”。
“羽飛生天,執中土之柄”,這應該說的是“冀州”的“冀”吧?而“火中之更”,雖然不知道怎么解釋,但肯定和“耿”離不開關系!漢末的天命應在“冀州耿氏”身上?開什么玩笑!
“這樣一句‘讖緯’,就值700斛糧食?足夠數千災民吃上兩月?夠祠廟中師父和幾位師兄,飽飽的吃上幾年?”
想到這,張承負瞪大了眼睛。他抬起頭,看向師父張角,張角也看著他,嘴角露出一抹莫名的笑意。而張承負摸了摸下巴,又低下頭,裝作沉思的模樣。他內心思緒萬千,先是發笑,再是可悲,最后盡數化作一聲嘆息。
“世家大族,坐擁萬畝,以700斛糧食,求一句‘讖緯’而不得!”
“黎民百姓,大災之年,求半升米活命而不得。終其一生,又何曾見過700斛糧呢?…”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