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能打的泰山豪戶與山民,在黃巾起義前,在“天下太平”的日子里,基本沒有晉升渠道,往往演變成“賊寇”或者“豪俠”。換句話說,這是太平道可以拉攏與團結的盟友!
“老師,師叔,各位渠帥!泰山之地,是我太平道可以長久經營的根本。而這些山中的豪戶與山民,堅忍善戰、熟悉山地地形,也是值得我等去傳道,去團結的對象!”
張承負思忖片刻,對眾人行了一禮,鄭重講述道。
“朝廷在泰山郡的統治最為薄弱!只要深入泰山傳道,收攏山民人心。然后驟然起事,除掉鮑氏與王氏,破了郡治奉高縣…我太平道就能在汶水谷地,建立起一處穩固的根基,再向泰山全郡擴展!…”
“這片泰山山區,方圓兩三百里,是我太平道值得下大力氣,好生經營的所在!借助泰山的地利、山民的勇悍,哪怕數萬邊軍來討伐,也無法輕易平定。更何況,只要能掌控汶水谷地,就能和西邊的大野澤建立起直接聯系,讓青兗兩州的黃巾,通過汶水便捷來往,互相支援!…”
“黃天所鑒!若是我太平道,想在齊魯扎下根基,就必取泰山與大野澤!而中原的精兵出泰山,這些泰山堅韌驍勇的山民,若是不能為我等所收攏,就必然會被朝廷征去,變成朝廷的兵卒!這一增一減間,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可就太大了!…”
聽到張承負的這一番“戰略”,天醫張寶若有所思。而周圍的渠帥們互相對視,臉上都有些不以為然。
在泰山郡傳道,累死累活才能收攏幾百人,又都是苦哈哈的山民,連吃飯都難。而在周圍的其他郡國,比如濟北國、濟南國、齊國、北海國、瑯琊國…那都是一傳道就是成千上萬人,物質條件也好的多!
兩相對比,誰樂意去往山溝溝里鉆啊?就是甲子年起事,也肯定是人多勢眾的方主渠帥,才能更有地位!
“黃天在上,清氣在心!泰山為齊魯之中,這泰山郡的傳道,需得重視起來!”
大賢良師張角注視片刻,平靜開口。他先是看向張饒,溫聲道。
“張饒,我知道你在北海國傳道經營,信徒眾多。但若不能控制汶水,占住泰山郡的汶水谷地,那青州與兗州兩地的黃巾,就被泰山分作了兩頭!想要聯系起來千難萬難,更不用說讓青州黃巾,參與到中原的形勢中去了…”
看到這位青州大方渠帥面露難色,大賢良師沉吟片刻,又看向更年輕的管亥。
“嗯,這樣吧!管亥,你把傳道的核心,轉向泰山郡東北,汶水東側的萊蕪地區!那里盛產鐵礦,是青州黃巾起事所必須的!…至于泰山郡西邊的汶水西側,濟北國渠帥侯晟!就由你來負責吧!”
“諾!遵大賢良師,遵天醫!…”
聞言,濟北國渠帥侯晟抬起頭,看了微微點頭的天醫張寶一眼,這才恭敬向上首的兩人行禮。他身形中等,面容清瘦,眉垂如羽,一目有白斑,看著也有些奇異。
“這樣看來,這些渠帥,恐怕還是不大想入山啊!若是能在泰山郡內,招攏收納一位泰山方主,戴上黃巾。那舉事的時候,就會輕松許多…”
張承負察言觀色,仔細看了看幾位渠帥的表情。他想了想,又出聲道。
“各位渠帥…不知這泰山郡中,世家之下,可有什么出名的豪戶、豪俠與義士,能信奉我太平道?”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