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兇賊典韋,動靜鬧得實在是太大了!他乘著車載著雞酒,去了睢陽城外集市邊上的富春里,裝作給豪俠李氏送禮。結果,等富春里的門打開,他揣著匕首進去,直接一刀殺了那李氏李永,又殺了李永的妻子。等殺了人,他還不急著逃,而是取出長戟環首刀,大大咧咧的往外走。聽說好幾百人追他,估計一些是李氏的門客,大多數都是看熱鬧的。而李永死了,這些門客沒了領頭,也沒了心思搏命。一群人就這么追追走走,最后讓這典韋逃了出去,讓劉氏的門客接應上了.”
“這事能鬧得這么大,一個是眾目睽睽之下,單人刺殺又活著逃走,實在有些傳奇。另一個也是因為這事,就發生在睢陽城,發生在城外市集一帶,看到的人極多,然后口口相傳,弄得沸沸揚揚!”
說到這,渠帥史謙搖了搖頭,不滿道。
“郡國里死一個豪俠,本來是芝麻點大的小事,要是在荒郊野外,埋了就是。可這在城里城外弄的人盡皆知,還是在梁國的睢陽城,郡里根本壓不住,郡守文公就很是不喜了!”
“郡守文公素來崇尚德治,敦敦教導,是位敦厚長者。他尤其與我等弘揚德教、安撫百姓的太平道親善,而厭惡這些以武犯禁、不守法紀的豪俠!像是這典韋,一則是為了豪俠私仇殺人,和忠孝節義都不沾邊。二則殺的是也是豪俠,不是什么天怒人怨的宦族。三則是跨郡國當眾殺人,弄得事情很大,很不好看,有損郡守德治的體面.”
“好在,梁國的梁王劉彌剛繼位,年歲不大,喜好聲色犬馬。他也不管這種豪俠間的破事,沒有派國相來郡中問責。要是換成南邊陳國,換成強項的陳王劉寵,事情可就麻煩了!”
“陳王劉寵性格剛強,對國中事務親力親為,是個插手政務的實權諸侯王。陳國相駱俊更是與陳王君臣相得,對國中管束極嚴,也權威極盛。這兩位是斷然無法容忍,這種游俠在大城當眾殺人逃脫的惡事,必然會前來問責!他們甚至連我們這樣,行德教安撫百姓的太平道,都嚴厲提防.若是這事情發生在陳國,而陳王派出使者問責,那郡守文公無論如何,都沒法視而不見。必須得把這案子鄭重操辦起來,把這典韋的首級送過去才行!”
渠帥史謙提了提南邊的陳國,明顯對陳王劉寵、陳國相駱俊頗為忌憚。而聽聞這陳王劉寵的名字,張承負眼中一動,若有所思。但很快,他就把這思索按下,在大賢良師張角的注目中,笑著問道。
“子讓兄,這城中刺殺的事,鬧得這么大那陳留郡中,又是如何處置的?”
“你說眼下的處置?嗯,郡守文公當成不知道,免得損了德行。自然也沒人不識趣,當面對文公提此事。而襄邑縣令收了縣中豪俠劉氏的錢,只是張貼榜文,懸賞兇賊典韋。至于劉氏,襄邑令默許劉氏,搶了睢陽李氏的‘收錢買賣’,畢竟這也是為縣中增加稅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