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皇宮大內。
太醫跪在地上,聲音發顫:“恭喜陛下,皇長孫脈象平穩,病癥全消!”
朱元璋一把摟過朱雄英,老淚縱橫:“好!好!”
馬皇后抹著眼淚,對太子朱標道:“快去告訴你媳婦,孩子沒事了。”
朱標紅著眼眶點頭,拉著太子妃常氏退下。常氏早已哭成淚人,此刻更是喜極而泣。
朱元璋抱著孫子轉了個圈,忽然壓低聲音對太醫道:“此事不得聲張,明白嗎?”
太醫連連叩首:“臣明白!”
待太醫退下,朱元璋摸著孫子的頭,對馬皇后道:“那小馬大夫,當真是神了。”
馬皇后含笑點頭:“是啊,連太醫都束手無策的病,他幾副藥就治好了。”
朱元璋瞇起眼睛:“這小子倒沉得住氣,至今不問咱們身份。”
“醫者仁心,他眼里只有病人。”馬皇后輕聲道,“這樣的性子,反倒讓人放心。”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另一邊,馬淳已經坐上徐家的馬車。
車廂寬敞舒適,徐妙云坐在對面,指尖輕輕敲擊著膝蓋。
“馬大夫近來可好?”她打破沉默。
馬淳笑了笑:“托徐小姐的福,一切安好。”
“那日跳河的陶娘子……”徐妙云欲言又止。
“已經安葬了。”馬淳望向窗外,“她父親來謝過我,說女兒可以瞑目了。”
徐妙云輕嘆一聲:“馬大夫仁心仁術,妙云敬佩。”
馬車駛過青石板路,很快到了城中一處宅院。
門楣樸素,但守衛森嚴。
馬淳目不斜視,跟著徐妙云穿過幾重院落。
廳堂里,一位中年男子負手而立。
見到馬淳,他拱手道:“久聞馬大夫醫術高明,今日老煩了。”
馬淳還禮:“不敢當,略通皮毛而已。”
徐妙云介紹道:“這是家父。”
馬淳心中了然,這位想必就是徐小姐口中的“長輩”了。
【叮!檢測到附近有‘背部急性化膿性蜂窩織炎’患者出現!】
馬淳眉頭一凜,這不就是古代很多人一得就會死的那種背部感染?
就是所謂的背疽。
背疽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這是一種在古代醫療條件下難以治愈的嚴重皮膚感染疾病。
由于古代缺乏抗生素和有效消毒手段,感染難以控制,中醫雖嘗試用火針排膿或外敷草藥(如金黃散),但成功率極低。
背疽在古代是致命疾病,因醫療條件所限,許多名人因此喪命。
比如秦末項羽的謀士范增,因被項羽猜忌,憤而辭官,途中“疽發背而死”。
孟浩然因背疽未愈時與友人宴飲,病情惡化而亡。
漢末荊州劉表也是背疽而死。
而最著名的莫過于大明開國第一功勛徐達,也是因背疽而死。
當然有許多野史說朱元璋明知道徐達患有背疽,還賜燒鵝給他吃,說鵝肉是發物,會引起背疽發作。
這是純扯淡。
民間傳說朱元璋賜蒸鵝加速徐達死亡的說法,最早見于明代中后期野史,如徐禎卿《翦勝野聞》、王文祿《龍興慈記》。
但這兩部作品被清代學者趙翼等批為“傳聞無稽之談”。
科學上,鵝肉與背疽惡化的關聯缺乏依據,且朱元璋若真有意殺徐達,無需用如此隱晦手段。
徐達死后獲追封中山王,謚“武寧”,葬禮極盡哀榮。
朱元璋曾公開稱贊徐達“不居功自傲”,且兩人有姻親關系,直接毒殺缺乏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