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鼓剛過,李文忠便候在奉天門外。
當值太監小跑著過來行禮:“國公爺,陛下宣您進殿。”
暖閣里炭火燒得正旺,朱元璋正在批閱奏章,太子朱標侍立一旁。
見李文忠進來,朱元璋擱下朱筆:“保兒來了,坐。”
李文忠行禮后坐下,直奔主題:“陛下,臣有要事稟報。前日小青村馬淳向臣提議推廣三種西域高產作物,言其耐旱抗澇,畝產可達十石以上。”
朱元璋眉頭一挑:“十石?當真?”
“未曾見過,不過想來馬大夫那么沉穩的一個人不會撒謊。”李文忠道。
朱元璋父子也都是這樣想。
朱標眼中難掩欣喜:“父皇,若真能推廣,北方旱地就有救了。”
朱元璋沉吟片刻:“馬淳為何找你?徐天德不是更熟?”
李文忠早有準備:“臣想,馬淳是覺得魏國公剛交還兵權,不宜過問農政。他怕連累徐家,才輾轉找到臣。”
殿內安靜下來。
朱元璋盯著燭火看了許久,嘆道:“天德這是真要把自己摘干凈啊……”
朱標輕聲道:“徐叔父連這般利國利民的事都避嫌,可見心志。”
“罷了。”朱元璋擺擺手,“保兒,這事你牽頭辦。需要什么盡管提,朕全力支持。”
“臣遵旨。”李文忠頓了頓,“馬淳請求先在京郊試種,若成效好,再逐步推廣。”
朱元璋點頭:“準了。你告訴那小子,好好干,朕不吝賞賜。”
這時朱標插話:“馬淳醫術據說很神?前日九江被毒蛇咬傷,就是他救回來的。”
李文忠連忙道:“正是。那西域血清確有奇效,犬子如今已無大礙。”
朱元璋忽然盯著李文忠:“保兒,你臉色不太好。讓馬淳給你看看,別仗著身子硬就硬撐。”
李文忠苦笑:“老毛病了,每逢陰雨就關節疼……”
“那就更該看!”朱元璋一錘定音。
李文忠頻頻點頭。
……
次日清晨,馬淳剛打開醫館大門,就見徐妙云的馬車停在院外。
她今日穿了件藕荷色衫子,發間只簪一支銀釵,清爽利落。
“這么早?”馬淳有些意外。
徐妙云從馬車上跳下來,“父親說,他雖不便出面,但暗中支持還是可以的”
馬淳心頭一暖。“多謝徐伯父。”
“謝什么。”徐妙云抿嘴一笑,“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兩人正說著,村口傳來馬蹄聲。
李景隆帶著幾個家丁策馬而來,馬背上還馱著幾個鼓鼓囊囊的布袋。
“馬兄!”李景隆翻身下馬,拱手行禮,“父親讓我送些東西來。”
馬淳解開布袋,里面全是上好的農具。
“國公爺太客氣了。”
李景隆笑道:“父親說了,京郊的田地已經備好,隨時可以開墾。他還從軍中調了二十個老農,都是種地的好手。”
徐妙云與馬淳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接下來的日子,馬淳忙得腳不沾地。
白天在醫館看診,晚上研究種植技術,還要抽空去查看試驗田。
這日傍晚,馬淳正在后院整理藥材,徐妙云悄然而至。
“給你。”她遞過一個食盒,“一天沒吃東西了吧?”
馬淳這才發覺饑腸轆轆。“多謝。”
徐妙云坐在一旁,看他狼吞虎咽。“慢點吃。”
馬淳不好意思地放慢速度。“最近太忙了。”
“我知道。”徐妙云輕聲道,“但你也得顧著自己。”
月光灑在兩人身上,投下淡淡的影子。
“妙云。”馬淳突然開口。
“嗯?”
“謝謝你一直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