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村,醫館。
這日,午后陽光正好,送走最后一位病人,醫館顯得格外清閑。
馬淳剛整理完新曬的藥材,徐妙云便走了過來,“夫君,今日難得清閑,不如我們去秦淮河畔看看?國公府的修建,有些日子沒去瞧了。”
馬淳想起那浩大的工程,“那府邸……看著總覺太過鋪張,住慣了這醫館小院,倒有些不自在。”
徐妙云輕笑,自然地挽住他的胳膊:“堂堂徐國公,府邸規制本是皇家恩典,豈能真的毫無體面?況且,那里將來也是我們孩兒的家。去看看進展也好。”
馬淳看著妻子的眉眼,心中一軟,“你說得對。走吧,去看看咱們的‘新家’。”
馬車沿著熟悉又略感陌生的路駛向秦淮河畔。
遠遠地,便看到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工地周圍圍起了高墻,隔絕了外界的喧嚷與塵土。
工匠穿梭如織,吆喝聲、鑿石聲、夯土聲匯成一片充滿生機的忙碌樂章。
越過半成形的圍墻,已能窺見其內氣象。
規制是敕造的國公府,氣象自然不同凡響。地基深闊,占地比尋常公卿府邸大上許多。已初具規模的主體建筑,沿中軸線漸次鋪陳。
最前方,五間三啟的朱漆大門初現雛形,門釘在陽光下泛著冷硬的光。
高聳的歇山頂覆著尚未鋪就的琉璃瓦,但斗拱梁柱的雄渾氣勢已然畢露。
幾根粗大的抱柱石矗立,等待著承載最終的威嚴門樓。
進入大門是開闊的前院廣場,青石板已鋪好大半。
再往里,正廳飛檐高挑,屋脊兩側精美的吻獸正在等待最后的點睛。
巨大的月臺寬敞平整,足夠容納盛大的儀仗。
兩側的抄手游廊蜿蜒連接著東西廂房,框架清晰。
巨大的木料堆積在月臺兩側,散發著清新的松香,幾個匠人正在細細打磨。
穿過前廳庭院,已能隱約看到后方內宅區域的輪廓。
精致的樓閣亭臺初具雛形,層疊錯落。
小橋流水的地基也已挖好,引秦淮活水的溝渠連通府內幾處待建的湖泊。
庭院布局顯然經過了精心設計,預留的花園位置極佳,想必未來能盡收秦淮風光。
遠處,后罩樓的骨架已高高立起。
那是最后方、最私密的所在。
整個府邸雖然腳手架林立,塵土木料滿地,但恢弘大氣、結構謹嚴的格局已然形成。
馬淳站在工地邊上,望著眼前這比自己曾經幻想過無數次還要氣派不知多少倍的府邸景象,一時有些失語。
這哪里是宅子,一座小型城池也不過如此了。
記憶中醫院急診室的大小,甚至不及眼前這一隅工地遼闊。
“這……這地方也太大了吧?”他指著那片初具規模的宅院群落,聲音里帶著難以置信,“前廳到后樓,怕不得要走上一刻鐘?這院子……抵得上我們醫館那片草場了。國公的規制都是這樣……呃,豪闊么?”
徐妙云理解丈夫那一絲源自本性的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