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害怕不小心得罪之后,迎來承受不了的報復。
小人物的生存,往往就是這么的現實。
馬淳也不去糾正他們什么,依舊很平靜,“鄉親們有事?”
里正連忙上前一步,激動地說:“沒事沒事!就是大伙兒,我們整個小青村的男女老少,感念國公爺的恩德!特意來跟您道聲謝!”
他環視身后眾人,大家臉上都洋溢著淳樸真誠的笑容。
“您這醫館開在咱們小青村,真是咱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啊!”
他身后一個開燒餅鋪的漢子搶著嚷道:“對!國公爺!自從您開了這醫館,我們村里可大不一樣了!”
他的聲音充滿了煙火氣和興奮,“不說別的,就我這小小的燒餅爐子,生意都好了一大截!以前一天賣不了多少,現在來瞧病的人,還有醫館里的大夫學徒們,都喜歡買我這燒餅,忙的時候都來不及和面!”
他說著還比劃起來,惹得眾人一陣善意的哄笑。
旁邊經營著一家小小腳店的掌柜也忙不迭地附和:“何止呢!我這巴掌大的腳店,以前十天半拉月沒幾個客人打尖投宿。現在呢?送病人來的、探病的、還有從遠處跑來求醫的客官,時常住滿我那兩間土炕房!”
他笑得見牙不見眼。“國公爺您不知道,這快過年了,往年我這店里早就封門了,今年竟還有點忙!手里寬裕了些,總算給家里添了件新襖子!”
一個白發老嫗,拄著拐杖,也顫巍巍地開口,“馬老爺是活菩薩啊……我這把老骨頭,三天兩頭兒病,多虧您開在這村里,館里的徐夫人,回回都不要我老婆子的錢……
“前些日子腿疼得走不了道兒,也是館里的學徒小伙子幫忙給送回來的……”
眾人七嘴八舌,雖然說得有些亂,但那份真誠的感激和醫館實實在在給這個偏僻村落帶來的改變,卻無比清晰地傳遞開來。
藥鋪老板生意好了。
裁縫鋪多了做衣服的。
連村口的雜貨郎貨郎擔里的針頭線腦,零嘴玩意兒都比往年賣得快。
里正最后總結,聲音洪亮,帶著一股自豪:“國公爺!大家伙的意思就是,咱們小青村,托了您的福,沾了這醫館的光!
“整個村子都像是在過上好日子的道兒上了!
“娃娃們病少了,壯勞力出工不用擔心家里病人沒人看,大伙手里的錢也活泛了些,這都是托您的大德啊!”
村民們紛紛附和,不住地向馬淳作揖行禮。
馬淳靜靜地聽著。
聽著這些最底層老百姓最樸實無華的話語。
聽著燒餅攤的旺火,聽著腳店的住客盈門,聽著老嫗能被免費送診,聽著那微不足道的“添件新襖”的滿足……
醫館的作用,不僅僅在治病救人。
它在這片土地上扎了根,就像一棵帶來生機的大樹。
樹蔭下的小草,也因此得了滋養,煥發出新的活力。
那郁結于胸的悶氣,那因災民慘狀、因無力回天、因人間疾苦而堆積的沉重冰霜……
似乎在這一刻,被這撲面而來、帶著煙火溫度的真摯感激,稍稍融化了一些。
一絲暖流悄悄潛入心田。
他看著眼前一張張真誠而樸實的笑臉,心中那口難以釋懷的濁氣,緩緩地地吐了出來。
他難得的笑了一聲。
對里正,對村民們輕輕點了點頭,“大家安好就好。”
轉身步入醫館。
外面的喧囂祝福還在延續。
而他的心,在經歷了雪路的沉重與悲憫,回到這小小的起點后。
在這真實的,微小的美好回饋里,終于尋得了幾分難得的安頓與踏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