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鳳被問懵了,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不過并沒隱瞞,“爹去世留下的錢,加上咱們自己掙得,總共有兩千多塊錢,你要干啥?”
“四組老李家二小子在村北建了個蔬菜大棚,你知道不?”
“知道啊,村里人都說他腦袋被驢踢了,放著正經的廠子不去,非要在地里刨食。還說建那個大棚花了幾千塊錢,估計把他爹娘的老本都搭進去了。連咱村的媒婆都知道了,誰還敢跟他說親。”
朱益民愣了愣,“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人家李家老二把大棚弄的板板正正,干的是正經營生,哪有他們說的那么不堪。以后少跟那些娘們瞎摻和,一個個的就知道說閑話,看不得別人好。”
“你今兒吃槍藥啦?俺說的旁人又不是你,你還跟著著急了,至于么?”
朱家是逃荒來的獨戶,他爹那輩才落戶到大營村,朱益民身材瘦小、還有外地口音,難免會受到同齡人欺負,也沒少被村里娘們嚼舌根。
他心里憋著一口氣,一定要混出個樣子,讓村里人刮目相看,把欺負過他的同齡人比下去。
他心中的念頭愈發篤定,“媳婦,俺也想建個蔬菜大棚。”
“你瘋了,還是腦袋被驢踢了。”周玉鳳聲調拔高。
“你急啥,這不是跟你商量嗎?俺只是有這個想法,也沒說一定要種。”
“趁早絕了這心思!明擺著是火坑你還搶著跳,不怕讓人笑掉后槽牙?”
“他們懂什么?才種過幾分菜地,都是瞎胡鬧。俺家三代種菜,俺才是種菜的行家,俺覺得這蔬菜大棚有搞頭。”朱益民使出了大招,“俺是你男人,你信她們還是信俺。”
周玉鳳盯著丈夫,語氣緩和道,“俺信她們干嘛?又不指著她們過日子。你要真想建蔬菜大棚也不是不行。如果李家老二掙了錢,來年咱也建。”
朱益民也知道媳婦的想法更妥當,可一想到新式的蔬菜大棚,他的心就跟貓撓了一樣……
“先吃飯,粥都涼了。”周玉鳳將白面饅頭塞到丈夫手里,不再提這件事。
……
黃瓜苗移栽后,正在緩苗期,西藍花和第二批黃瓜也播種了,大棚里的活不多,李哲也清閑了。
昨天,王秀英也來地里了,雖然兒子說住在大棚挺好,可她終究是不放心,想親自過來看看,還用化肥袋子縫制了一個遮陽棚。
這會兒,李哲坐在遮陽棚下捧著大鐵缸子喝茶,茶葉是趙鐵柱拿來的高碎,說是一個經常用馬車的老顧客送的。
茶香淡、茶味濃、微苦,喝著還行。
田地間的土路上,隱約能看到一個人影。
由遠及近,李哲認出對方的身份,代銷店張玉珍的兒子林小虎。
這些天常見他在附近轉悠,倆人對上眼就裝沒事人似的溜達過去。
一次兩次,可能是路過,次數多了,李哲感覺這貨是在盯著自己。
李哲本以為,他會像之前一樣‘路過’。
誰曾想,對方卻走了過來,笑著遞給李哲一根煙,“李哥,來根官廳。”
“戒了。”李哲沒接煙,反問,“找我有事?”
“這不瞅見您這建了大棚,過來開開眼嘛。”林小虎說著就往棚里鉆,“嘿,這大棚里真暖和,你打算種菜?”
“黃瓜。”
“李哥,你這大棚投了不少錢吧?”
李哲反問,“你也想建一個?”
“不成不成,俺沒這本事。”林小虎有些欲言又止,又閑扯了幾句,告辭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