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盯著對方的背影,搞不清他的目的,暗道,莫非和朱益民一樣也想種蔬菜大棚?
隨即,他又否定了這種猜測。
蔬菜大棚門檻不高,可投資不小,不是誰都敢種的,朱益民是菜農,上輩子又是村里第一個種大棚的,他可能有想法。
林小虎連菜都沒種過,哪有膽量投資幾千建大棚,那他是為啥?
李哲搖搖頭,想不通,也懶得想了。
一戶兩戶跟風種大棚,對京城蔬菜市場影響不大,他還是按照自己的計劃來。
他只種了一畝大棚,最多也就賺個幾萬塊,改善生活是夠了,想真正的干一番事業,還遠遠不足。只有今年積累足夠多的資本,明年才會有更大發展,在反季節蔬菜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他打算繼續籌集資金,擴建蔬菜大棚規模。
之前,李哲從信用社貸款六千元,給了母親五十元家用,建大棚的各項花費總計4668元,李哲還要預留五百元購買農藥、化肥,能動用的錢只有不到八百元。
黃瓜上市要等到十一月初,到時候可以回籠資金,可那個時候再動工建大棚就有些晚了。
11月份后,北方雨雪天氣增加,氣溫急劇下降,施工難度會很大,連正規的施工隊都會停工。
北方秋季極短,說冷就冷,李哲要擴建蔬菜大棚就得盡早動工,至少要將地基和墻體建好,后續的搭建可以晚點。
當務之急就是搞錢,最好將家里幾畝地都建成大棚。
錢從哪來,李哲之前就有過謀劃,在信用社二次貸款。
當時,他和信用社的孫主任談過這個問題,孫主任的意思是,第一次貸款可以貸六千,等李哲的大棚建好了,他帶著信用社的領導視察,大棚建起來了,確確實實有這個東西,可以再追加一部分貸款。
李哲也能明白孫主任的意思,畢竟口說無憑嘛,你說自己要建大棚,萬一拿著錢跑了咋辦?
現在大棚建起來了,李哲想邀請孫主任來參觀大棚,申請增加貸款額度。
……
代銷店。
張玉珍看到兒子林小虎進來,問道,“你又去村北了?”
林小虎扒著門框往外瞅,“俺今兒個不光去了,還進棚里看過,跟李家老二說上話了。”
張玉珍壓低了嗓音,“咋樣?”
“俺盯了幾天,他一直守著大棚,那心思都在種菜上。估摸著是真不想進電扇廠當工人。”
張玉珍先是一喜,又帶著些許顧慮,“這當工人多體面,按時上下班,每月領工資,他為啥不愿意去?”
“俺也想不通,但沒敢問。”
“那怕啥?咱又不偷不搶的。”
“娘,你還記得小時候不,你扯了一塊綠綢布,要給俺姐做衣服,俺姐不喜歡布的顏色,你就要給俺做衣服,俺姐轉臉就后悔,把布搶回去了。害的俺白高興了一場。
李哲知道了俺要進電扇廠,萬一他后悔了,跟俺進廠搶名額咋辦?”
“也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工廠干活總比地里刨食強。”張玉珍想了想,“今兒黑介,咱倆帶上錢和槽子糕去快嘴家,把進廠的事定下來。”
“嗯。”林小虎樂得直搓手,仿佛瞧見自個兒穿著勞動布工裝,蹬著永久二八大杠在廠區溜達的模樣。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