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筐里各放著5個灰白色圓柱形菌包,李哲問,“這10個菌包能種植多少菌棒?產多少斤菇?“
“一個菌種包的重量是2斤,接種數量取決于菌棒的規格和接種密度。一般來說我們都是做到15個菌棒,每個菌棒的鮮菇產量在1.5斤左右,首茬總產量在200斤到250斤之間。”
一旁的孫濤搭話,“姐們,這產量太少了吧,還不夠我自個兒賣呢。”
“你著什么急?平菇的采摘期只有3~5天,采摘集中,產量大,必須分批種植。我準備種植4批,每批的采收周期3到5天。等第四茬蘑菇采摘完,首批蘑菇的第二茬就可以接著采摘。虧你還是個賣菜的,連這些都不知道。”
“我是賣菜的不假,可我沒學過這些啊。”孫濤攤攤手,他這輩子連成片的菜地都沒見過,中間差著好幾道程序。
李哲上一輩子也種過蘑菇,雖說不是很成功,種植經驗還是有一些的,周青禾的種植計劃安排得還算合理,“既然菌種已經帶來了,那咱們今天回去,明天開干。”
周青禾問道,“我不光帶來了菌種,還帶來了消毒劑。其他的材料準備好了嗎?“
李哲點點頭“我爹買了培養料和石灰。我現在帶你買塑料袋,想要啥樣式的你自己挑。”
“那還等啥?走吧。”周青禾扭頭對著孫濤說,“制作菌棒、消毒接種少說也要三五天,我會在村子里住幾天,我娘這邊你幫忙照看著。”
孫濤搓著雙手,有些不舍,“青禾,要不我跟你一塊去吧?”周青禾瞪了他一眼,“你跟我一塊去干嘛?賣菜的攤子不干了?“
孫濤著實有些為難:不去吧,他擔心周青禾的安全;去吧,三五天的時間確實有點久。他這攤子確實應付不開。
“難吶.”
李衛東瞅著兩人,升起了八卦之心,暗道,這兩人啥關系啊?可不像是哥們那么簡單。這孫濤有點太熱情了不過,他并不是個多嘴的人,也沒有開口問。
李哲沒看這兩人膩歪,把表哥叫來叮囑了幾句。他明天不來京城,這攤子事還得讓表哥支應著。
事情安排妥當后,趙鐵柱開著拖拉機,直奔lf市塑料廠。
李哲買過三次塑料薄膜,也算是熟門熟路的。到店后,看店的依然是胖銷售員陳娟,她這次在織圍脖,還是那副不冷不熱的模樣。
自打李哲第1次買塑料薄膜后,她就覺得李哲是個大忽悠。所謂的“明年建100畝蔬菜大棚“,八成是假的,就是想忽悠宋科長便宜賣給他。
宋科長平時看起來挺精明的一個人,愣是相信了他的花言巧語,連著三次將廠里最好的塑料薄膜低價賣給他。宋科長在她心中的地位也是斷崖式的下滑。鬧了半天就這點本事,我要有關系,這科長我也能當。
她撇了李哲一眼,手里的毛衣針并沒有放下,“又是來買塑料薄膜?“
“不是,我這次是來給你們科長送禮的,他人呢?“
“嘿,居然不裝了,跑這兒送禮來了。可以呀。難怪宋科長會低價賤賣塑料薄膜.“陳娟腹誹著,嘴上卻說,“你等著,我去叫他。”
此時,宋科長正坐在辦公室看報紙。陳娟一溜小跑闖進來,身上的肥肉也跟著顫,“科長,我有事跟您說。”
“啥事?說吧。”
“大營村姓李的那個又來了,就是種蔬菜大棚那個。”
“來就來吧,還按照之前的價格賣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