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胡同。
早上七點五十分,大金牙按照新約定時間提前趕到李家,李家只有王建軍和小狗金子在,沒多久,孫濤等人也來了。
就在孫濤提議去胡同口接菜的時候,外面傳來一陣汽車聲,接著有人敲門,“哥,開門。”
王建軍打開房門,大金牙探頭往外看,見到外面停著一輛解放車。
他心中感到十分詫異,這車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難怪李哲送貨提前了一個多小時,原來鳥槍換大炮了。
大金牙趕忙幫著搬運,他發現這次又多了兩個菜筐子。
前兩天,李家的黃瓜產量就增加了一百斤,但李哲并沒有給他們增加份額的意思,應該已經有了買家。
現在又添了兩個新的菜筐,雖然看不出是什么菜,但大金牙感覺應該不是黃瓜。
李哲又上新菜了!
不過,從見面打招呼到分完菜,李哲都沒有提及這兩個菜筐,把大金牙急的像貓爪撓心一般。
送走大金牙幾人后,王建軍也有相同的疑惑,卻沒有大金牙的顧忌,“哲子,這兩個菜筐里是啥?剛才蔣老板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李哲笑著掀開菜筐,“生菜和西藍花。”
王建軍說道,“你剛才怎么不提這茬,讓蔣老板他們幫著找找銷路?”
李衛東附和道,“對啊,西藍花在市場上可不好賣,估計都沒幾個人認識,更別說吃了。”
“不好銷售是因為沒找對門路,找對門路了,這些菜可金貴著呢。我還打算拿它們賺外匯券呢。”這年頭是雙軌制經濟,緊俏的東西錢都買不到,得用外匯券才行。
上次,他托魯大有買了張十元外匯券,足足花了25塊錢。
“去哪掙外匯券?能行嗎?”王建軍也知道外匯券好使,但他也聽說,普通的商店不允許收外匯券。
“友誼商店,涉外酒店和餐廳,這些可都是收外匯券的大主顧。”李哲起身,說走就走,“哥,帶上這兩個菜筐,跟我去一趟。”
聽說能掙外匯券,李衛東也覺得稀奇,搬起菜筐架在自行車后座,用麻繩固定。
京城現在人多,事也多,一輛自行車根本不夠用,昨天下午,李哲又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新的不是買不起,二手更有性價比。
哥倆騎上自行車往西走,穿過bj站前街、向北轉入東長安街,直奔建國門外友誼商場。
李哲停下自行車,望著整齊的四層小樓,上面掛著六個鎏金大字‘京城友誼商店’,這地他也是頭次來。
李衛東望著氣派的小樓,眼中寫滿了羨慕,壓低了聲音說,“老二,這地咱能進去嗎?”
李哲從兜里掏出張十元外匯券,“沒以前那么嚴了,現在有這個就成。走吧,咱也進去長長見識。”
李衛東正準備搭話,驀然間,見到看到一伙金發碧眼的洋人走來,女士穿著漂亮的羽絨服,背著精致的皮包,男士穿著呢子大衣,有說有笑的進了友誼商店。
“甭介,我還是留下來看菜吧。”說話間,李衛東又盯上走出友誼商店的黑人,“嚯,這哥們不扛煤球可惜了了。”
李哲穿著嶄新的衣服,邁著四方步走向友誼商店,兩根手指夾著外匯券一晃,大搖大擺的進了商店。
一樓大廳里站著年輕的女服務員,穿著統一制服,涂抹著紫色口紅,露出國營店員少有的笑臉,“同志,歡迎光臨。”
李哲從一樓大廳開始逛……
長白山紫貂皮圍脖、景德鎮青花瓷暖手爐、茅臺酒節日特別包裝、瑞士蓮巧克力禮盒、東芝電暖爐、大不列顛呢絨大衣……
只要是這個時代的商品,這里幾乎都能找到。
生鮮區有各種肉類、海鮮、乳制品,很多東西李哲都沒吃過。
蔬菜區的種類就少很多,新鮮菜品有小白菜、胡蘿卜、土豆,其余的都是灌裝蔬菜和醬菜。
要是自家菜能擺在這里賣,就能直接賺外匯券了,能合作最好,不成也就損失一張名片,為什么不試試?
見到李哲一直在旁邊轉悠,一個女服務員走過來問:“同志,您想買什么?我可以幫著介紹。”
“你們食品部的經理在嗎?我想見一下你們經理。”
女服務員露出警惕的神色,下意識地問:“你有什么事嗎?”
李哲拿出張白底黑字的名片,上面有名字,下面有蘇州胡同的地址:“我是大營蔬菜合作社的社長,我們蔬菜社有一批新鮮的生菜、西蘭花要出售,不知道貴商店有沒有合作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