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摸了摸下巴:“種子不好,再怎么使勁也種不出好菜。合作育種我是贊同的,但咱家的條件有限,就怕招待不好陳老師和他的學生。”
李哲點點頭:“這件事我也考慮過,明年咱們再搭建大棚,可以在大棚外面搭建一個小房,供人居住生活。”
上輩子,李哲就搭建過類似的房子。之所以第一批大棚沒有搭建,主要還是考慮到費用問題。當時經費不足,一切從簡。明年經費充足了,還可以在大棚外面補建房子。
當然,并不是說每個大棚都要建房子,到時候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說到搭建房子,李哲又想起了另一茬事:“爹,明年我準備蓋新房,有時間了您去村委會申請一塊宅基地。另外您再問問支書,能不能花錢額外購買宅基地?我想建一個大一點的房子,到時候陳教授團隊來咱們大營村也能住得開,爭取明年開春就動工,夏天就住進去。”
老李想了想:“行,有時間了我就去找王支書問問。”
……
京城船板胡同,周家。
臨近中午,林巧梅瞅了一眼坐在椅子上的譚靜雅:“你現在還真是瀟灑,真不給你老婆婆做飯了?”
譚靜雅與往日相比,明顯消瘦了幾分:“咋了?你要是嫌我礙事兒,我可就走了。”
“沒有沒有,中午就在這吃,哪也別去。”林巧梅語氣中帶著一絲關切:“我這不是怕你意氣用事,折騰半天,最后自己再后悔了。”
“沒什么好后悔的,也就這樣。我已經從北屋搬出來,現在住在西廂房,大家誰也不礙誰的事兒。”譚靜雅的語氣中既有一絲落寞,又有一絲釋然。
“房子真賣了?”
“賣了。”
林巧梅坐在旁邊低聲問道:“賣給誰了?怎么這么快就賣了?”
“賣給前面的李老板了,老太太怕我從中作梗,第二天就跟李老板簽了合同。現在母子倆是一門心思地想出國,人家想吃的是西餐,我做的飯早就吃膩了,我還上趕著巴結干啥?”譚靜雅語氣平淡。
林巧梅張大了嘴巴,驚的說不出話來。這個同村的小老弟還真是讓人意外!如果記得不錯,他和自己的弟弟小虎應該是同歲,這差距也太大了吧。自己弟弟也不知在電扇廠咋樣了?
她原本還替弟弟高興,但隨著天氣冷了,她越想越不對味,到了冬天有幾個會買電扇?
她倒是想回村瞅瞅,現在有李家的卡車也方便,但周家這一攤子事,她實在是走不開。要不寫封信讓建軍幫忙捎回去?
譚靜雅伸出纖細的手在林巧梅面前晃了晃,“想什么呢?都不說話了。”
林巧梅回過神,好奇道,“季老太太賣房子要出國,那季鴻賓咋辦?他不是出不了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