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洪三,李哲關起門開始算賬。
上次算總賬是12月5日,當時總收入人民幣27620元;外匯券2480元;保證金3153元。
今天是12月27日,李哲這段時期進賬人民幣42050元,外匯券11260元。
這段時期的花費也很多,其中擴建大棚和人員工資、日常花費等各項支出14900元,買房定金6000元,友誼商店購買禮物和用品花掉2600外匯券,在蒙娜麗莎餐廳充值2000外匯券。
扣除各項花費,李哲現在手里的總資金是人民幣48770元,外匯券9140元,保證金3153元。
手里有錢心不慌,李哲心情大好,陪著金子玩兒了一會兒。
金子在京城吃得好,睡得香,現在有十來斤重,將近半米長,長得十分壯實。
“咚咚……”外面響起了敲門聲。
李哲打開門一看,譚靜雅站在門口,她身穿紅色呢子大衣,深色牛仔褲,白皙的臉頰有些憔悴,比往日清減了些許。
李哲有些意外:這些天還是頭一次見她,“嫂子,找我有什么事兒?外面冷,進來說吧。”
“謝謝李老板。”譚靜雅進了屋,坐在李哲對面的椅子上:“李老板,您最近的生意怎么樣?”
這冷不丁的詢問,讓李哲摸不清頭腦,敷衍道:“還行吧,您是想買菜?”
譚靜雅沒有回答,反問道:“李老板,冒昧的問一句,您這菜還能供應多久?您別誤會,我是說現在天氣越來越冷,您的蔬菜能供應整個冬天嗎?”
李哲也沒有回答她,反問道:“聽這意思,您是來找我做生意的?”
“對,確實有一門生意想跟您談,所以才好奇您的菜能供應到什么時候。”
這也沒什么好隱瞞的,李哲如實說道,“我的菜是大棚里種出來的,能穩定供應整個冬天,您想跟我談什么生意?”
“是這樣的,我準備開一家飯館,需要穩定的供菜渠道,所以就想找您合作。”
李哲微微皺眉:季鴻賓不是要出國嗎?怎么又要搞飯館?莫非有什么變動?
隨即,李哲又放下心了,他和季老太太簽的是定金合同,反悔可有的賠了。
“嫂子,我聽季老板說,下個月打算要出國了,怎么又想起開飯館了?”
譚靜雅有些尷尬地說道:“季鴻賓確實要出國,這飯館是我要開,跟他沒關系。”
聽到這個原因,李哲想了想:“嫂子,我倒是樂意跟您合作。但我的菜現在都已經訂出去了,有穩定的供貨渠道。在蔬菜的產量沒有上來之前,沒辦法供應更多的飯館。”
李哲這句話半真半假,一方面,他現在確實沒有多余的菜供應其他飯館;不實的地方在于,新建的10畝大棚,都是12月底提前育苗的。一些生長周期短的菜,也是最早移栽的,距離上市的日期已經不遠了。
就算那批蔬菜上市,李哲也會優先供應涉外或國營飯館,為什么要和一家新開的私人餐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