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坐在一個土黃色的沙發上,“韓主任,昨兒個我托青禾給您帶了一些蔬菜,不知是否合您的口味?您覺得哪種菜好吃?下回給您多帶一些。”
“李老板,您還別說,昨兒個見到青禾帶回來那么多品種的蔬菜,還真把我驚到了。”之前,周青禾就往家帶過一次青菜,但昨天帶的蔬菜種類更齊全,有西紅柿、西蘭花、生菜、茼蒿等。
這么冷的天氣,李哲能種出這么多品種的蔬菜,確實是個人才。
韓主任也沒有繞彎子,開門見山地問道:“李老板,我聽青禾說,您想在我們菜市場開個涉外蔬菜店?”
“沒錯,我確實有這個想法。冬天種菜的成本比較高。京城雖然人多,但有消費能力的人并不多,主要還是針對涉外人群。”李哲接過周青禾遞來的茶缸,喝了一口,繼續說:
“韓主任,我和青禾是朋友,我也就不瞞您了。我就是想開個涉外蔬菜店掛靠在崇文門菜市場,我會每個月按時繳納一定的管理費。”
“李老板,你想開涉外蔬菜店,我是支持的,也跟菜市場管理處的其他領導溝通過。他們還是希望以合作的方式共同開辦涉外蔬菜店。”
李哲反問:“怎么個合作法?”
韓主任說道:“您提供蔬菜,負責把控蔬菜品質。我們負責商店的日常運營,比如說申請特殊經營許可、賣菜的攤位和員工的管理、銷售。”
李哲笑著問道:“您說的攤位指的是哪?”
韓主任說道:“整個崇文門菜市場的攤位任你挑。崇文門菜市場的臨街店鋪,你也可以選。”
李哲搖頭:“韓主任,您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恕我直言,這些地方都不適合開涉外蔬菜店。”
韓主任微微皺眉:“那你覺得什么地方合適?”
“我之前說過了,涉外蔬菜店的主要消費人群就是外國人和華僑,那肯定是要找這兩類人的集中區域。就比如說建國門外大街和三里屯,這兩個地方都屬于使館區域,有大量的外交官員、外國商人和家屬生活在這附近,他們對蔬菜的需求很高,而且交通也很方便。”
見韓主任露出思考神色,李哲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再一個,您之前說由菜市場負責員工安排,冒昧地問一句,貴菜市場有多少人會外語?既然是涉外蔬菜店,那銷售人員肯定是要會外語的。”
“李老板,您說的這個問題我們之前也有考慮,在您說的這兩個地方租一個店鋪,那費用可能會高很多……”韓主任畢竟不是一把手,涉及到了費用支出,她要跟管理處的其他負責人溝通:
“另外,如果涉外蔬菜店開起來,我們也會組織培訓菜市場的員工學習外語,保證他們能和客人正常交流。”
“韓主任,這種合作方式我肯定是不同意的。”李哲甚至連分成比例都沒有興趣知道,一旦以這種方式合作,兩家肯定要在利益和管理權上扯皮,最后也是鬧個不歡而散。
見李哲語氣堅定,韓主任換了一個提議:“還有一種合作方式,您以固定的價格將蔬菜賣給我們,我們再自行定價銷售給外國人。這種方式您不用承擔風險,也比較簡單,您覺得怎么樣?”
李哲靠在沙發上,微微搖頭:“不行,因為這種涉外蔬菜店根本就不賺錢。我要是答應了,等于是害您。”
韓主任也笑了:“李老板,如果涉外蔬菜店不賺錢,那你為什么要開涉外蔬菜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