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禾小聲提醒:“媽,李老板是種菜的,只要蔬菜賣出去,他就賺錢。蔬菜店賺不賺錢跟他有什么關系?”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有些矛盾——不賺錢你開什么蔬菜店?
但仔細琢磨,這正是李哲之前說的蔬菜產業生態鏈。現在市場規模還小,李哲既是賣菜的,也是種菜的。蔬菜賣給外國人肯定是賺錢的,至于哪個環節賺錢,對于李哲來說都無所謂,反正錢最后都會落到他的口袋里。
就這么說吧,不管是以哪種方式合作,為了避免日后麻煩,李哲都不會讓這家蔬菜店盈利。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提高反季節蔬菜的進貨價和損耗,卡車和司機的費用他也會掛在蔬菜店的名下。日后蔬菜店最賺錢的很可能是土豆,因為白菜、蘿卜、土豆的價格由物價局統一規定,進貨價也不能太離譜。而賣給老外的土豆也肯定比普通人的價格高。
韓主任皺著眉:“李老板,我想聽聽你的合作計劃?”
“韓主任,我的想法很簡單。我每個月固定向管理處繳納一定的費用,獲得涉外特殊經營許可。蔬菜店我會自主經營,自己選址,自主招聘人員,自負盈虧。”
韓主任也聽明白了,李哲就是想開一家蔬菜店,掛靠在崇文門菜市場下面,從而獲得涉外經營許可:“如果按照您的方案,這家蔬菜店對我們崇文門菜市場的意義不大。”
李哲說道,“韓主任,這個涉外蔬菜店項目雖然規模不大,但對您個人而言確實是個雙贏的機會。首先,我們每月繳納的管理費可以全部用外匯券結算;其次,店鋪雖然獨立運營,但名義上仍歸屬崇文門菜市場管轄,這既能為市場增加創收渠道,又能提升單位的涉外服務形象。現在涉外項目都是重點扶持對象,年底評優時這絕對是個加分項。”
韓主任露出猶豫的神色:“李老板,這件事我還得再跟管理處的其他領導商量商量。”
李哲覺得是時候給對方上上壓力了:“韓主任,我倒是愿意等您,但大棚里的蔬菜已經成熟了,馬上就要上市。您這邊如果遲遲無法作出決定,那我只能考慮跟其他蔬菜市場合作了。”京城的蔬菜市場可不止崇文門菜市場一家,這年頭賣反季節蔬菜的只有李哲一個。
韓主任也有些泄氣,她能拿出來的本錢確實不多。就像李哲說的,如果自己擺架子、拖延時間,對方完全可以跟其他菜市場合作。其實反過來想想,她只要申請一個特殊經營許可,每月就能額外獲得一筆管理費和一家名義上屬于菜市場的涉外蔬菜店,對她來說肯定是有利無害的,現在只是好處多與少的問題。
她試探著談道:“李老板,如果到時候有報社采訪,也希望您能配合一下。”
李哲答道:“這個沒問題。我們使用崇文門菜市場的經營許可證,肯定會接受菜市場的管理,自然也屬于菜市場的一份子。”
“另外,蔬菜店的人員安排問題,能不能優先考慮我們崇文門菜市場的員工?”韓主任作為菜市場的領導,肯定要給下屬爭取福利。
李哲想了想:“韓主任,我這家菜店不養閑人,工作也會比較辛苦。只要能吃苦,能達到我的用人標準,可以優先選擇菜市場的員工。但如果他們連試用期都無法通過,那我肯定也不會用。”李哲習慣將丑話說在前面,省得日后掰扯不清——他是請員工的,可不想請一群大爺。
周青禾適時說道:“要不我給你們推薦個人選怎么樣?”
李哲和韓主任都不約而同地望向她。
周青禾輕咳了一聲:“你們覺得孫濤怎么樣?”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