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道椒鹽平菇,金燦燦的裹著椒鹽,又酥又香。
第五道水煮牛肉,菠菜墊底,牛肉在上面,熱油澆在蒜末和辣椒面上,香氣撲鼻而來。
第六道豆豉鯪魚炒生菜,這是一道快手菜,不到一分鐘就出鍋了。
第七道西紅柿炒雞蛋,沒啥難度,家里也能做,但買不到西紅柿。
第八道蒜蓉炒西蘭花,談不上多好吃,主打一個洋人菜的噱頭,價格還不便宜,吃個稀罕,愿者上鉤。
后面四道都是經典的川菜: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回鍋肉、魚香肉絲,味道都很不錯,至少李哲吃起來很正宗。
王建軍吃得很滿意,說道:“譚姐,這些菜都是川菜嗎?”
譚靜雅說道:“后面四道都是經典川菜。前面幾道菜都是根據咱們有的冬菜做出的改良菜。我之前也想過開一家經典的川菜館,但后來仔細想了想,咱們的優勢就是冬菜,店里利潤最高的也是冬菜,那不如就主推冬菜。”
譚靜雅指著盤子里的青椒肉絲說道:“就拿這道菜來說,其他餐廳根本沒有青椒,顧客想嘗鮮,只能來咱們店里。而其他川菜館的菜,咱們店也能做。別人有的菜,咱們餐廳也有;別人沒有的菜,咱們餐廳也能做。只要味道不差,客人自然會選擇咱們餐廳。”
李哲總結道:“你打算開一家以川菜為主的改良菜館?”更恰當的說應該叫融合菜,只是李哲不確定這個年代是否有這個說法。
譚靜雅點點頭:“對。這兩年京城大大小小的私人餐廳開了一兩千家,有名氣的川菜館也不少。咱們想要打出名氣在京城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有自己的特色。”
李哲也贊同譚靜雅的想法,說道:“譚姐,既然菜做好了,就把兩位廚師請出來,咱們坐在一塊聊聊。”
“好。”譚靜雅起身去了后廚。
客廳里只剩下兄弟二人。
李哲問道:“哥,你覺得咋樣?”
王建軍小聲說:“好吃是好吃,就是有點辣。”
李哲笑笑,不辣能叫川菜館?
譚靜雅將兩位廚師請了出來。看到其中還有一位女廚師,王建軍不禁有些意外。在他的印象里,廚師應該都是男的,很少見到女廚師。
李哲拿起水壺,給兩人倒上熱水,隨后端起水杯:“兩位師傅辛苦了,承蒙招待,我以水代酒敬兩位一杯。”
兩人似乎沒想到李哲這么客氣。韓先進站起身,端著水杯說:“李老板不用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閆紅芳也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見李哲坐下,她也跟著坐下來。
譚靜雅指著男廚師介紹:“這位是我師兄韓先進,那幾道經典川菜都是他做的,也是我師傅的關門弟子。”
她又指著女廚師介紹:“這位是閆紅芳廚師,這幾道改良菜大多是她做的。她會得的菜系很多,你們有什么改進的想法,可以跟她說。”
李哲點點頭,大致聽明白了:韓先進有川菜師承,負責做經典川菜;閆紅芳沒有明確的師承,會做的菜比較雜,融合菜以她為主。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