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李哲不方便說,王建軍幫他問:“韓師傅,您的廚藝這么好,估計店里的客人也不少,飯館怎么就黃了?按理說不應該啊!”
“還不是二商局和物價局那幫……”韓先進臉色一沉,“這么跟您說吧,我們國營餐廳的菜價是固定的,工資也是固定的。就像我剛來的時候,一盤宮保雞丁三毛錢,這些年就漲了一次價,現在是七毛錢一份。
人家私人餐廳可以自主定價,一盤宮保雞丁賣一塊五、甚至兩塊,我們比人家便宜了一半,別說利潤了,餐廳一直賠錢。”
韓先進越說越來氣:“這不光是菜價,菜譜也不能變,還有我們的工資也好些年沒漲了。偏偏干的活還不少,早上十點開門,晚上八點關門。都說我們服務不好,您覺得能好嗎?”
王建軍反問:“這么明顯的問題,二商局不知道嗎?”
“這里面的事……說不清。”韓先進哼了一聲,擺擺手,“反正我也不在這干了,讓他們瞎倒騰吧,瞧著吧,早晚把自己折騰沒。”
李哲望向一旁的閆紅芳,說道:“閆師傅,聽說您工作的餐館經營得還不錯,您是出于什么想法要加入我們?”
閆紅芳說道:“跟您說實話,我就是奔著靜雅來的。我們之前是同事,我在后廚,她管收銀,關系一直很好,特別聊得來。現在她打算開餐廳,我就來了。”
李哲臉上笑了笑,心中多了一絲警惕。
之前,他打算和譚靜雅合作,本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想法,沒打算刻意往餐廳安插人手。但現在看來,餐廳還是要有自己信得過的人,否則,店經理和廚師一條心,早晚把自己這個大股東架空了。
當然,這并不是說餐廳還沒開,李哲就耍心眼,而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要不然,即便譚靜雅一開始沒有其他心思,等時間長了,自己這種行為反而會成為間接縱容。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給對方架空自己的機會,這樣餐廳才能干得長久。
李哲主動掌握話語權,對著韓先進和閆紅芳說道:“韓師傅、閆師傅,咱們今天就先到這。總體來說,我對今天的試菜比較滿意。
我和譚姐這兩天會去看商鋪,如果商鋪合適,我們會盡快定下來,年前就裝修好。年后,可能會再次調整菜品、招聘人手,爭取正月初十左右開業。”
李哲說到這,望向一旁的譚靜雅:“譚姐,您覺得怎么樣?”
譚靜雅答道:“我這邊沒問題,就是年底很多單位都快放假了,可能會有些趕。”
“開店手續方面,咱們可以花點小錢,找個中人幫忙辦,能省不少事。”李哲說完,又對著兩位廚師道,“眼瞅著就年底了,兩位踏踏實實過個年,年后有的忙了。”
“哈哈……”韓先進笑著說,“忙點不怕,有個活,心里就踏實了。李老板,我在家也沒事,您有需要就吱一聲,我去給新餐廳幫忙,爭取咱們能提前開業。”
“我也是。”閆紅芳附和道。
“那行,您兩位有空就過來,我們確實缺人手,年底我給你們發紅包。”李哲又和兩位廚師聊了幾句,就起身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