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笑道:“謝謝領導夸獎,我們店能順利開業,那還不是靠著您的幫助。”
雖說知道李哲說的是客氣話,但誰不愛聽好聽的,韓主任笑道:“那行,你們忙著,我先走了。”
李哲這家涉外蔬菜店能順利開業,她的確出力不少,但這家蔬菜店也同樣給她帶來了不小的好處,沒準還能成為她轉正的一大助力。
臨近中午,二姐也提著稻香村的點心匣子來祝賀,還帶了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男子。
男子戴著黑框眼鏡,穿著藏青色毛呢外套、高領毛衣,手里提著黑色的公文包,整個人有一種很濃的書卷氣。
二姐十分干脆地介紹道:“這位就是李老板,這位是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的李過慶同志。”
李過慶笑道:“李老板,得知您的蔬菜店今天開業,我就不請自來了,冒昧之處還請見諒。”
“歡迎歡迎,您是二姐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今兒個剛開業,招待不周的地方,您多擔待。”蔬菜店不大,擺放得滿滿當當,確實不適合招待朋友。
“李老板,我是昨個才知道您的蔬菜店開業的,沒來得及準備賀禮,就給您寫了一副賀聯,祝您生意興隆、財源廣進。”李過慶說著,從公文包里取出一副紅色對聯,展開后寫著八個黑色毛筆字:
右側:蔬香四海,
左側:賓至如歸,
橫批:四季常青。
李哲將賀聯收起來,這位不僅是高知,日后還是身價數十億的企業家,這幅賀聯還是很有意義的。
“謝謝您的賀禮,我很喜歡,會好好保存起來。”
李過慶不以為意道:“李老弟,不值當,就是一幅字而已。要我說,你直接掛起來,今兒個圖個喜慶。”
李哲開的是涉外蔬菜店,正式營業的橫幅都是用的中英雙語,在門口貼個賀聯老外也看不懂,也沒法翻譯。
不等李哲回話,李過慶就被柜臺上的反季節蔬菜吸引了,“嘿,這蔬菜不是從南方運來的吧?”他摸了摸黃瓜把,看著黃瓜頂的小黃花,“不對,南方運來的可沒這么新鮮。”
他沖著李哲說:“咱倆是本家,我虛長幾歲,托大叫你一聲老弟。您這蔬菜真是在大棚里種的?而且還不用燒煤升溫?”
李哲答道:“對,我采用的是新式的半地下室蔬菜大棚,憑著日光和地溫保持溫度,除了極端天氣外,幾乎不用燒煤升溫。我給這種蔬菜取名叫反季節蔬菜。”
“這種反季節蔬菜大棚能大范圍推廣嗎?”李過慶在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工作,主要研究農村改革、政策和未來發展。
他查閱過東南西北中各個區域成千上萬個村落的資料,還是頭一次聽說這種能種植冬菜的蔬菜大棚。
他敏銳地感覺到,這個新事物大有可為!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