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國立刻猜中了李哲的想法,去年他支持李哲建蔬菜大棚,就是希望他能帶動其他農戶一起來信用社貸款。
“老弟,咱們關系這么熟了,我實話跟你說,我們每年都有放款任務。今年沒了無息貸款政策,讓農戶貸款的難度更大了,我是打心眼里支持你這個計劃。
不過,這里面也存在一些隱患,咱們還得先研究研究。”孫立國端起暖壺,給李哲續了一杯水,
“無息貸款是從八三年開始發放的,很多貸款都辦理了延期,最長期限是五年,也就是88年到期。結果大部分貸款都收不回來,再加上‘父債子還’的政策影響不好,所以,無息貸款就暫停新增發放了,雖然還沒有完全暫停,但我估摸著……也快了。
同時,上面要求嚴格處理不良債務問題,以后,不良債務也會成為信用社的‘核心’考核。我們壓力很大啊。”
李哲聽明白了,“您是擔心農戶種植蔬菜大棚虧了錢,還不上貸款。”
“沒錯,我就是擔心這個。李老弟你的本事我是相信的,你借錢,我也是一百個放心。但那些村民我信不過,他們可沒你這本事,萬一大棚建起來,沒賺錢,反倒虧了錢,又是一筆爛賬。”孫立國瞅了瞅外面,嘆道:
“到了年根,我們的信貸員一直在外面催收,結果呢?集體企業的負責人失蹤了,個人貸款的村民也找不到人,快愁死我了。”
“孫哥,您的擔心是對的,這個問題確實要考慮。”從李哲的角度看,提高信用社的貸款難度并不是什么壞事,貸款額度就那么多,別人都貸走了,他拿什么擴建蔬菜大棚。
他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我說要教村民種植蔬菜大棚并不是一句空話。
我會成立一家公司,雇傭一些有經驗的技術員,給那些想種蔬菜大棚的農戶上課。并且,從買建材、建大棚、育苗、移栽、搭架、施肥、打藥……我們都會派技術員親自指導。
蔬菜出現病害,我們也會幫著處理,在種植技術方面我絕對不會藏私。
保證村民能把蔬菜種出來,能賺到錢,讓他們有能力償還信用社貸款。”
孫立國摸著下巴,反問:“老弟,那你圖個啥?”
李哲笑了笑:“我們會和農戶簽訂一份蔬菜收購協議,約定好蔬菜成熟后,以固定的價格收購蔬菜,然后,我們公司會將蔬菜轉賣給京城市蔬菜公司。”
孫立國是金融系統的,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笑道:“老弟,要不說你能賺錢呢。我算是看出來了,你就算是不種蔬菜大棚,干別的一樣賺錢。”
“孫哥,您就別夸我了,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李哲繼續總結道:“我們公司教授種植技術,村民負責種植蔬菜,信用社負責提供貸款業務,京城市蔬菜公司負責收購和銷售。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產業鏈的閉環,大家都能受益,您覺得怎么樣?”
孫立國沒有立刻回答,認真地想了想說道:“不錯,我覺得這個主意挺好。比村民們自己鼓搗那些亂七八糟的項目要好……”
說著說著,他仿佛又想到了什么,“對了,還有一種情況,有些農戶跑到信用社貸款,為了能順利辦下貸款,他申報的項目是符合規定的,但他拿到錢就去干別的了。
南關村有一戶姓陳的就是,說是要開個磚窯,前些日子我們去考察進度,結果連個坑都沒有。
再去他家問,家里人也不肯說,后來還是跟鄰居打聽才搞清楚,那小子拿著錢去了南方做生意……
我擔心有人打著種植蔬菜大棚的幌子,拿著貸款干其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