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將每天的蔬菜供應量和價格統計了一下,上一周的總費用是6823元外匯券。李哲直接給她抹零,只收了6800外匯券。
李哲并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等著卡車送完菜過來接他。真要帶著這一大筆錢去大街上溜達,真是老壽星上吊——沒事兒找刺激。
沈亞楠接過服務員遞來的黑咖啡,加了點奶,用勺子攪了攪:“老弟,我這邊有個項目,不知道你感不感興趣?”
李哲下意識地問:“二姐,什么項目?”
“最近幾年,中蘇關系從長期緊張的對抗逐步走向正常化,東北那邊民間也有了少量的交流。”沈亞楠壓低了聲音說,
“過年的時候,我和家里的長輩聊天,據他們說,中蘇今年的關系可能會向前跨一大步,經貿科技合作會全面恢復,尤其是雙邊經濟貿易會有顯著的增長。”
李哲摸了摸下巴,他有自知之明,很清楚這些國家層面的事不是自己能參與的,但只要跟著國家意志走,賺點小錢還是沒問題的。
二姐喝了口咖啡繼續說:“蘇聯的輕工業薄弱,急需日用消費品。我托了長輩的關系,可以拿下一部分食品外貿訂單。老弟,你有沒有興趣跟我一起干?”
“二姐,哪方面的食品訂單?”
“從咱們國家運往蘇聯路程比較遠,普通的食物很難保存那么長時間,最好是罐頭一類的食品,比如說肉罐頭、蔬菜罐頭、水果罐頭。這些蘇聯里邊都需要。”
說話間,二姐從隨身的背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這上邊還有蘇聯需要的品種。”
李哲接過文件看了看:肉類有午餐肉、紅燒牛肉、清蒸豬肉、清蒸牛肉等;蔬菜水果有酸黃瓜罐頭、青刀豆罐頭、番茄罐頭、茄子醬罐頭、黃桃罐頭、菠蘿罐頭、橘子罐頭、山楂罐頭。
李哲追問道:“需要我做點什么?”
“一方面是資金,另一方面是貨源。”
“二姐,您需要多少罐頭?訂單的收購價是多少?”
“100噸左右是可以吃下的。具體的收購價還不知道,還要等雙方進一步洽談。不過,我估計也快出結果了。”
“回款快嗎?”這是李哲最關心的問題。
“走程序的話要一個月左右。”
李哲點點頭。牟其中用罐頭換飛機的事兒,后世的人大部分都聽說過,很多人都津津樂道,引以為傳奇。
牟其中的經歷很難復制,但也間接說明中蘇貿易的利潤很大,有搞頭。以前呢是摸不到門路,現在搭上了二姐這條船,李哲自己手里有點存款,倒是可以試上一試。
李哲心里有了主意,說道:“二姐,您樂意帶我賺錢,那我肯定高興。不過,我對罐頭市場的行情也不太了解,這兩天我去打聽一下國內罐頭市場的行情和價格。
您那邊再打聽一下外貿訂單的罐頭收購價,等過兩天咱們再碰個頭,看看有沒有搞頭?”
“老弟,我就是這個意思。做生意這方面你比我強,你就辛苦辛苦多跑跑。外貿渠道這邊交給我,指定不會讓人搶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短板,沈亞楠也一樣。
她擅長和大院圈子里的人打交道,身邊的哥們兒姐們兒一大堆,但讓她去做一些具體的事務,反而會沒有頭緒,也沒有那個耐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