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有時候身份也會是一種阻礙,不方便直接出面。找個擅長做生意又有一定資金的合伙人,恰好可以補上她的短板。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兩個人都有了一定的信任度,這也是彼此合作的基礎。
如果雙方認識不久,李哲也不會輕易跟對方合作。
李哲先坐卡車去銀行存錢,隨后返回家中算賬。
李哲每日回家都會算賬:首先是賣菜的收入,例如蔬菜日產量、損耗、當日的銷售額;七天收款后,會核對一次賬目。
其次,還有便利店的收入,這個要復雜一些,好在有孫濤幫著他記錄,他只要負責核對即可。
李哲有些日子沒算總賬了,上次算總賬是12月27日。當時扣除各項花費,李哲手里的總資金是:人民幣48770元,外匯券9140元,保證金3153元。
這一個多月來,李哲的花費也不少:例如,保證金已經還給了當初在他這進黃瓜的人,這筆錢已經沒有了;
李哲支付了購買四合院的尾款兩萬元,拿回了一千元的押金;隨后,季鴻賓用一萬一千五百元從他這里兌換了五千元外匯券;
365蔬菜店的店鋪租金1200元外匯券;每月給崇文門菜市場300元外匯券;
同時,還給員工發放12月份和1月份的工資、獎勵、福利;以及,開辦蜀香居餐廳投資了6400元錢;還有平常的花費和送禮需要的費用,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不過,與花費相比,李哲這一個多月的盈利更加可觀。
李哲這段時間的收入并非一成不變,隨著蔬菜日產量的增多和水果蔬菜的增加,李哲每日的收入也是越來越高。另外,他還增加了便利店的收入。
李哲將這些收入林林總總地加起來:其中,365蔬菜店是從1月16日開始試營業,當天的銷售額就高達2680外匯券。
其中的銷售額雖然高,但反季節蔬菜和進口牛排幾乎不賺錢,而這兩者加起來差不多達到了銷售額的一半,真正賺錢的是另一半商品。
過年期間,反季節蔬菜量增加了不少,很多商品也取消了打折優惠福利,銷售額已經將近四千元外匯券,每天的毛利能達到400外匯券左右。
李哲主要的收入還是來自于大棚蔬菜。因為蔬菜種植的時間不同,不同的品種成熟時間也不同,所以蔬菜的收益每隔幾天都會有變動。現在,蔬菜大棚的日產量高達七百斤,每日人民幣收入超過兩千元,外匯券收入更是反超人民幣,達到了兩千五百元外匯券。
李哲將之前的存款和收入加在一起,扣除了之前的消費,目前手里的存款是:人民幣現金11400元,外匯券90039元。
這些錢看著不少,其實李哲還欠了信用社十一萬兩千元的貸款。不過,這筆貸款屬于無息貸款,李哲也不著急還。
手里有足夠的資金,就可以琢磨一下罐頭出口的生意。
李哲叔叔就在罐頭廠工作,他想晚上去拜訪叔叔,打聽一下罐頭的市場行情。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