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老李穿戴整齊,李哲問道:“爹,您這是要去哪兒?”
“你不是訂了一批桌椅嗎?今兒個到日子了,我去瞅瞅制作的怎么樣了。如果桌椅都打造好了,用著也沒毛病,就把桌椅拉回來。正好明天給你送到京城餐廳。”
“爹,上車吧,咱們一塊去。”李哲說完,又招手叫來林小虎和李志強,讓他們上了后車廂。
李哲和老李坐在副駕駛室帶路。
老李叮囑道:“到了地兒你先別說話,我再跟老楊講講價。我跟他在建筑隊干那會兒,這老小子精得很。肯定還有還價的余地。”
司機梁衛國好奇道:“李叔,您既然知道他要價高,為啥剛開始不跟他講價?”
老李回答:“要是一開始把價壓的太低,這老小子要么出工不出力,要么不用好料。你外行人再精明,也搞不過他一個內行。”
老楊頭就住在鄰村,卡車拐了幾個彎就到了,停在一棟磚瓦房外。
老李走上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是個五十來歲的婦人,懷里抱著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
“老嫂子,楊哥在嗎?”
“呦,是振華啊。老楊在隔壁院子忙活呢。我帶你們過去。”
“不用了,您帶孩子吧,我們自己過去就行。嘿,這孩子眼睛真大,看著就機靈。”老李摸摸小男孩的頭,跟婦人告辭。
他向前走了幾步,對著一旁的李哲說:“隔壁的舊宅子也是老楊家的,現在當庫房使用。他有手藝,在村里的條件也是數得著的。看這新房蓋的多氣派。”
老李走到隔壁的舊院子敲敲門。開門的是個長胡子老頭,見到老李后,轉身就往里面走:“進來吧,我算著日子你差不多也該到了。”
院子的面積不小,南側搭著一塊黑色防雨布。老楊指著防雨布下面的棕色方桌:“這就是你家訂的桌子。一共22套,都置辦齊了,看看咋樣。”
“大伯,辛苦你了。”李哲給對方遞了一根煙,隨后走過去檢查桌椅。
他摸了摸桌面,很光滑,應該是打磨后又上了一層漆。用力按壓桌子,桌面平整,四腿齊平,很牢靠,沒有一絲晃動。
他坐在椅子上晃悠了一下,很穩當,大小高低正合適。
一旁的林小虎和李志強也沒閑著,也挨個檢查桌子和椅子。如果發現有桌椅松動,可以讓對方及時修理。
檢查完之后,老李也和老楊頭聊完了,在原先價格的基礎上又便宜了一成。
雖說價格便宜了,但老楊頭并沒有露出不滿。幫著李哲幾人將桌椅搬上卡車,又將眾人送出院子,目送卡車離去。
上車后,李哲笑著問道:“爹,您怎么給他講的價?”
“明年咱不是要蓋新房嗎?你娘想換一批新家具,多打兩個柜,以后等你結婚也能用。這老楊頭一說有新活,哪能不樂意?他要不給我便宜,我還不找他了呢。”
有了這一批桌椅,距離餐廳開業又近了一步,李哲的心情不錯:“爹,那您就不怕他明年再偷工減料?”
“那不能。大家都是鄰村的,住的不遠,自家用的家具就在那兒擺著。他要是敢糊弄事兒,十里八村的人知道了,誰還找他打家具?這名聲臭了,他可就接不到活了。”
爺倆聊了幾句,卡車就返回了大營村。李哲下車后,對李志強和林小虎招呼道:“強子、小虎,搬兩套桌椅下來。剩下的桌椅固定一下,明天運到京城。”
老李疑惑道:“老二,怎么還剩下兩套桌椅?”
李哲答道:“餐廳的一樓大概能放置20~22套桌椅。先布置20套桌椅,剩下的兩套看情況再說。如果站得開,那兩套也進京城;如果地方緊湊,影響到了客戶的用餐體驗,那這兩套就不上了,當備用的桌椅。省的餐廳的桌椅壞了,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配套的。”
下車后,李哲巡視了一圈蔬菜大棚,將信貸專員明天要下村的消息告訴了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