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一會兒,另外兩道菜一道湯也端了上來。李哲指著干燒桂魚說道:“嘗嘗這個菜。這個菜是我們店新出的,你們上次來的時候還沒有。”
魏敏夾了一塊魚肉放進嘴里:“嗯,味道不錯。又香又辣,而且魚皮帶著一股焦香,好吃!”
白云笙提醒道:“你蘸點湯汁,味道會更好。”他品嘗了一塊魚肉,微微點頭:“是這個味兒。我記得,峨眉酒家應該就有這道菜。我媽老愛吃了,下次我帶她來嘗嘗。”
李哲笑道:“我們這道菜就是學的峨眉酒家。還有這道酸辣湯,特別開胃,飯前飯后喝都行。”
魏敏放下筷子,帶著些許不解問道:“人家峨眉酒家為什么要教你們這道菜?那不是砸自己的買賣嗎?”
李哲解釋道:“談不上教。這干燒鱖魚本身就是經典的川菜。我們品嘗之后覺得味道不錯,就讓我們餐廳的廚師復刻了一下。”
白云笙問道:“李老板,你們餐廳的菜品不少,為什么還要學其他餐廳的菜?這菜品太多,是不是也會增加餐廳的成本?”
李哲答道:“是有這個問題存在。但我們餐廳剛開業,也不知道哪些菜會比較受客戶歡迎,所以就多準備了一些菜品。
到時候留下客人喜歡的菜,反饋不好的菜要么改進,要么就暫時去掉。
再一個,我們每隔一段時間也會更換一些菜品,讓客戶保持一些新鮮度。
當然,那些最受歡迎的招牌菜肯定是不會換的。比如說宮保雞丁、水煮牛肉、魚香肉絲、回鍋肉、麻婆豆腐這些菜都是固定的。”
白云笙點點頭:“隔一段時間更換一些菜品是對的。要不然,再好的餐廳,也有吃膩的那一天。”
李哲放下筷子,說道:“白同志,我最近想拍攝一部關于蔬菜大棚題材的宣傳電影。但我不太熟悉這個行業,想跟你打聽打聽該怎么操作。”
白云笙語氣中帶著詢問:“你拍電影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在影院上映賺錢,還是為了官方宣傳?”
李哲給對方添了一杯茶水:“都不是。我這電影不進影院播放,也不是官方宣傳。
我就是想在農村露天播放,向周圍的農民宣傳蔬菜大棚,讓他們了解什么是冬暖式蔬菜大棚,讓他們知道蔬菜大棚有多賺錢。這樣才會有更多的人愿意種蔬菜大棚。等種的人多了,冬天咱老百姓也就不缺新鮮蔬菜吃了。”
“嘿,您這個想法好,我絕對支持。”白云笙摸摸臉頰,
“我這個人皮膚不是很好,北方的冬天天干地燥。一天不吃蔬菜,第二天準長痘——特別準。
真要是像您說的,老百姓冬天都種蔬菜大棚,那我以后也能吃上便宜的青菜。”
李哲說道:“我就是這個想法。但是農村的信息比較落后,很多人不了解這個蔬菜大棚。所以我才想通過播放露天電影的方式進行宣傳。”
白云笙贊同道:“這村里人沒什么娛樂節目,真要播放露天電影,他們準去看。不過,在電影拍攝前,還需要經過審查。只有經過了相關部門的審查才可以進行拍攝。”
“怎么個審查流程?”李哲問道,這個年代信息閉塞,隔行如隔山。
“一般情況下,需要向電影審查機構報送電影劇本進行備案和審查。審查合格后,才可以進行拍攝。拍攝完成后,還需要再次報請電影審查機構審查。合格后,相關部門會發放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不過,如果只是在農村露天播放,就不需要電影片供應許可證了,審批部門的級別也會低很多,縣市一級的文化局或許就能審批。”
李哲追問:“那像我這種題材的電影容易通過審核嗎?”
白云笙答道:“符合主流價值觀的電影題材容易通過審核。就比如說重大革命和重大歷史等特殊題材,通過的幾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