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頭笑道:“愿意干,這小子上次就說了,想跟著哲子干,對哲子服氣的很。”
四臺挖掘機分成兩組,兩臺挖掘機合挖一個大棚,還是如之前那般將熟土層挖開放置到地基南側。
不過,這次的施工圖紙和之前有些不同,大棚的最東側要建一個小屋,既可以居住,也可以當成儲藏室。以前的大棚之所以沒有蓋房,主要是還是考慮成本問題。
現在李哲有錢了,也不用再像以前一樣摳摳搜搜,建造的蔬菜大棚也更加完備。
“咔。”旁邊響起了一陣快門的聲音。
李哲扭頭望去,見到白云笙拿著相機站在不遠處。
李哲走過去招呼:“魏敏沒把相機帶走?”
“沒有。她留下相機,是想讓我拍點有價值的素材。”白云笙指著前面的挖掘機:“這些挖掘機是在建大棚嗎?”
“對,是在擴建新的大棚。先把地基挖好,然后再建夯土墻。在夯土墻上搭建架子遮蓋棚膜和草簾子。”
“李哥,我聽說您最開始建的大棚都是人工挖掘的?”
“對,剛開始建蔬菜大棚連我母親都不支持。其他人都不知道是個什么東西,根本找不到關系用挖掘機。我建第一個大棚的時候,招了20個人挖掘大棚地基。之后建二號大棚和三號大棚是一起挖掘,直接雇傭了40個人。”
白云笙想了想,說道:“幾十號人一起干活,那個場面一定很壯觀吧?如果咱們要拍電影,我覺得還是人工挖掘更有看點。”
李哲點點頭:“到時候可以拍一場人工挖掘的戲。白攝影師劇本寫得怎么樣了?有進展嗎?”
“有進展。我之前沒有靈感,遲遲無法動筆,就是因為對農村和種植蔬菜大棚了解得少。現在我見到了蔬菜大棚,還認識了很多朋友,跟著他們一起干農活,靈感就像噴泉一樣,噌噌地往外冒。”
白云笙雙手向上舉,做出了一個噴泉的姿勢,笑著說:“我不光劇本有靈感了,我還敲定了幾個有趣的角色。
比如說林小虎,這小伙子特別機靈,對拍電影也感興趣,我覺得可以給他安排一個角色,另外還可以讓他協助電影的拍攝工作。
還有周青禾,一個大學生愿意來鄉下種菜,這件事本身就帶著戲劇沖突。我覺得這個角色如果寫在電影中也會很有意思。”
李哲露出贊同的神色:白云笙找的這兩個人確實比較有特點,而且都是年輕人,容易接受新鮮事物。
“除了這兩個人之外,還有李酒缸。我聽說他是您的堂哥,他這個角色性格鮮明,有酒萬事足,很有爭議,也很有看點,可以讓電影劇情更豐滿。”白云笙說到了興頭上,從兜里掏出一個小型筆記本,一邊翻看一邊說:
“還有您的舅舅王榮生,他因為一些特殊原因被迫和妻子女兒分開,那個年代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遭遇。我覺得也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等等!”李哲打斷了對方,他哪里聽得出,這小子是要搞煽情,“把我舅舅的事兒拍到電影里不合適吧?畢竟是寫那個年代的事兒,會不會犯忌諱、不容易通過審核?”
“沒事兒,這兩年的電影審核尺度放寬了。只要不過度渲染,問題不大。只要后期的結局符合主流價值觀就行。”白云笙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
李哲還是覺得不合適:“這不光是審核的事兒。我舅舅對他曾經的一些事情難以釋懷。如果把他的事情拍出來,我擔心他會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