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大營村村北響起一陣嗡鳴聲。
四輛挖掘機出現在平整的田地里。老李和王榮生站在不遠處指揮,李哲、王支書金百萬三人站在一旁閑聊。
李哲掏出一盒中華煙,遞給王鐵頭和金百萬:“王叔,咱們村還預留了多少機動地?”
“咱村人多地廣,按照政策將大部分耕地承包給村民后,村集體還可以留下5%到10%的機動耕地,如果只算耕地,不包括其他用地,大概有五百畝左右。”王鐵頭接過煙,金百萬幫他點上,抽了一口。
“咋的,你小子還想繼續租地?”
李哲點點頭:“是有這打算。咱們村的地比較分散,不光村北有,村南和村東也有,林小虎家的地就在村東。土地太分散,這一塊、那一塊,建了大棚也不好管理。我想著大棚還是要建在一起的好。”
李哲也抽了一口煙,繼續說:“當然,這個也不是絕對的,就像我哥家的地,緊挨著我家的地,旁邊又是朱哥的大棚,他想用自家的地也可以。
再一個,今年咱們公司成立后,十一月份第一批反季節蔬菜上市,就能初步回籠資金,到時肯定還會繼續擴建大棚。”
李哲壓低聲音說:“我有點小私心,想讓您幫我盯著點機動地,等咱公司的規模擴大,村集體這些地都能統一租下來,對村里來說也是一筆穩定的進項。”李哲盯上了村集體的機動地,但他現在吃不下,得一步一步來。
王鐵頭想了想:“你想租村集體的地可以,但價格不能太低,要不然我也沒法跟村里人交代。”
“那不能。我要是低價租地那不是讓您為難嗎?村里人也得戳我脊梁骨。”李哲笑笑。
地是最不值錢的,跟反季節蔬菜的利益相比,租地那點錢根本不算什么。李哲在乎的是租來的地是否能長期穩定地使用。
只要王鐵頭是村支書,再加上他和陳鎮長的關系,以及自家公司在村里的影響力,李哲覺得問題不大。
老李走過來,接住李哲遞過來的煙,對著王鐵頭說:“支書,晚上咱們喝點。”
“成啊。”王鐵頭笑笑,指著挖掘機的方向:“凍土化開了不?”
老李搖頭:“還沒有完全化開呢,幸好咱們今天是下午動工,上午日頭還曬了半天,要不然還真不好挖。”
王鐵頭說道:“那咋不再等等,晚上個十天半月,凍土就全化開了,那時候施工就容易了,也能省些工錢。”
李哲接過話茬:“我也想過這事,再晚點確實更容易挖,不過,到時候工廠和建筑隊也要施工了,挖掘機可就不好找了。”
還有一點李哲沒說,那就是反季節蔬菜是有種植周期的。如果種得太晚,采摘期也會延期。等天氣暖和,露天蔬菜大規模成熟,反季節蔬菜也就不值錢了。
李哲問道:“爹,招人的事你還得多盯著。不光要招聘臨時干活的,還要招聘一些長期種植大棚的。一下子擴建十畝大棚,咱們的人手肯定不夠用。”
老李點點頭:“我已經在琢磨了。”在老李看來,雇傭臨時工好說,但要雇傭長期在大棚里干活的人,就得仔細挑選了。他還是想從本家親戚朋友里面找。
王鐵頭輕咳了一聲:“李哥,你看俺家大慶咋樣?要是行的話,就讓他來大棚幫忙。”
老李應道:“咋不行,大慶這孩子我從小看著長大,人勤快,也懂事,只要他愿意干,就讓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