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蘇州胡同七號院,前院。
幾個工人正拿著工具施工,“砰砰”的砸墻聲不絕于耳。
李哲思考再三,還是決定將車庫建在前院。
前門在東南方向,動工多有不便,他便打算在前院西南側開個車庫門。前院西側的儲物間(現為廚房)原是西廂房的耳房,因此不會影響汽車進出。
確定施工位置后,他先去房管局做了報備,又托林為民通過市規劃局的關系,才順利辦下施工手續。
李哲原本想找老家的人來施工,但考慮到要裝卷簾門,特意去卷簾門公司咨詢。對方不僅能負責施工安裝,經驗還更豐富。
他琢磨著,還是請卷簾門公司的人來做更穩妥——畢竟術業有專攻,安裝卷簾門得先拆墻、再加固、裝軌道,對門洞的大小、尺寸、高低都有講究,他們能及時調整不合適的地方。
反觀若是從農村請施工隊,能不能干好先不說,還可能和卷簾門公司起矛盾、互相推諉。
和工人溝通好位置與要求后,李哲便開車出門了。
西南角施工處不遠處站著個年輕男子,留著三七分發型,上身穿藍色羽絨服,下身配黑色西褲和棕色皮鞋,正是留下來監工的王建軍。
比起幾個月前,他如今已改頭換面,少了幾分農村人的質樸,多了幾分城里人的派頭。
他眉頭緊鎖,近來心情有些復雜。
自打李哲有了對象,身邊人也開始催他——先是父親和姑姑介紹了農村對象,后來小姨又要給他介紹京城的姑娘。
他拿不定主意該見哪一個,索性一直拖著,誰都沒見。
可總拖著也不是辦法,這兩天要回大營村辦事,他知道自己指定躲不開了……
收回思緒,他繼續盯著施工現場:工人先用墨斗彈出切割線,再用切割機切開磚縫,隨后用大小錘子輪番捶打墻體,“轟隆”一聲,墻體應聲倒塌。
之后,工人剔除松動的磚塊,用水泥填補縫隙,確保門兩側和頂部平整垂直,再依次安裝導軌、卷軸、支架、簾片和搖柄……
下午,李哲開車回到七號院時,卷簾門已安裝完畢。
兩名工人正在測試升降、調整位置,另一名工人用密封油灰填充導軌與墻體的縫隙。
他剛下車,王建軍就迎了上來,沒等李哲開口便急著問:“哲子,蔬菜公司營業執照辦好了嗎?”
李哲打開公文包,取出一份文件,上面用黑體字寫著“個體工商營業執照”。
下面手寫內容顯示:
姓名:李振華;
資金數額:三十萬;
公司名稱:四季青蔬菜責任有限公司;
地址:蘇州胡同七號院……
王建軍看著營業執照傻樂:“嘿,真好,咱也是有公司的人了。”他又有些納悶,“對了,這上面咋是姑父的名?不是你的名?”
李哲笑道:“人家老李同志是法人,肯定得寫人家的名。”
王建軍不太懂這些,只當是李哲孝順,想讓老子高興、漲漲排面。
想到這兒,他不禁有些慚愧——自從過年回家后,自己已經一個月沒回去見老爹了,哎,自己這個當哥的還不如表弟懂事。
這時,領頭的工人走過來說:“兩位老板,卷簾門已經安裝好了。”
李哲走過去檢查,見卷簾門頂部和兩側都用水泥抹平,沒有縫隙。
他搖動卷簾門的手動搖柄,先將簾片從頂部緩慢降至底部,過程中沒有卡頓和歪斜;之后又將簾片從底部搖升回頂部,檢查能否完全收卷在卷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