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陽光帶著春日特有的慵懶,透過稀疏云層灑在大營村的田野上。
村北的土路被卡車碾出兩道深深轍痕,李哲帶著幾分酒意從卡車副駕駛室跳下來。田間清新的冷空氣,讓他腦子清醒了幾分。
雖說李哲買了轎車,可每次回村他依舊偏愛搭運菜卡車。
一來是卡車每天往返京城和廊方拉菜,順路搭乘不用額外費油;二來他太清楚村里人好攀比的性子,開著锃亮的轎車回村,保準要被七大姑八大姨圍著問東問西,那種扎眼的感覺讓他渾身不自在。
剛站穩腳跟,李哲就望見自家蔬菜大棚周圍聚攏著黑壓壓一群人。
自從月初他放出話,允許民兵和新招的工人合作種植大棚蔬菜,這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似的飛遍十里八鄉。本村和鄰村的農戶們天天在大棚外圍著,都盼著能跟著他學技術、種大棚。
起初李哲還耐著性子,親自給來訪者講解種植大棚的風險、合作的規矩和簽協議的細節。
可架不住人越來越多,同樣的話重復幾十遍后,他實在煩了,便琢磨著找人代勞。
最先想到的就是朱益民——他蔬菜種植經驗豐富,也能服眾,現在是四季青公司的核心成員。
然而,讓他接待了幾次,卻總是出岔子,他這個脾氣倔,遇到對眼的還能耐著性子講,碰上那些光想占便宜不愿吃苦的,當場就梗著脖子嗆人。他的想法是沒錯的,只是不夠圓滑。
后來又試了幾個工人,才算找到林小虎和周青禾這兩個合適人選——林小虎腦子活絡嘴巴甜,周青禾性子溫和有耐心,再加上父親老李從旁協助,三人輪值總算把接待的事理順了。
看到人群朝自己涌過來,李哲下意識就想轉身躲進大棚。
他剛從鎮上談事情回來,一身疲憊還沒緩過來,實在沒精力應付這群熱情過頭的鄉親。可腳步還沒挪動,就聽見人群里傳來熟悉的招呼聲:“李老弟,可算把你盼回來了!”
李哲抬頭一看,人群中擠過來個穿藍色工裝的漢子,正是鎮罐頭廠的謝廠長。“謝廠長?您怎么來了?”
謝廠長臉上堆著憨厚笑容,搓著雙手說:“特地來給您道謝的!”
李哲跟周圍農戶們簡單打了招呼,示意林小虎先代為接待,便領著謝廠長往三號大棚走去。
剛掀開塑料門簾,就見父親老李正蹲在桌邊整理東西,看見兒子進來,立刻指著桌上物件說:“老二你看,這些都是謝廠長帶來的禮,有罐頭、雞蛋,麥乳精和點心。”
“謝廠長您這就見外了。”李哲拉開塑料凳坐下,眼角瞥見桌上還放著個印著“獎”字的搪瓷臉盆。謝廠長連忙擺手:“李老板可別這么說,這些不是我送的,是廠里上百名工人的一點心意。”
“哦?這話怎么說?”李哲端起父親遞來的搪瓷缸子,溫熱的茶水滑過喉嚨,驅散了不少酒意。
謝廠長臉上的笑容越發真摯:“您前陣子從我們廠收的兩批罐頭,一開始只付了定金,我們都以為尾款要拖到猴年馬月。沒想到前幾天金老板直接去廠里結了全款,還說是您特意交代的。
這筆錢一到賬,我們就給工人補發了好幾個月的欠薪,大伙別提多高興了,都吵著要來給您道謝呢!我們廠長怕人多叨擾您,就讓我代表大伙送點東西過來。”
李哲聞言笑了笑:“這都是應該的,做生意講究誠信為本,哪能拖欠貨款。”
謝廠長卻鄭重起來:“對您來說是舉手之勞,對我們廠可是救命錢啊!”他接過老李續滿的茶水,吹了吹浮在表面的茶葉,喉結滾動著似有難言之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