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得多謝謝您提前跟我說這事,不然等農場的菜上市了,我還蒙在鼓里呢。”李哲笑著從桌子底下拎出一瓶茅臺,擰開瓶蓋,一股醇厚的酒香立刻飄了出來,倒了兩杯,酒液清亮,泛著微黃。
唐德民看著酒杯里的酒,連忙扶了扶杯底:“李老弟,您這太客氣了。”
請客喝茅臺,足見李哲的誠意。
李哲端起酒杯:“唐經理,我敬您一杯,多謝您的提醒。”
兩人碰了杯,各自喝了一口。茅臺的勁兒足,順著喉嚨下去,暖得胃里發燥。
剛放下杯子,門外就傳來“咚咚”的敲門聲。
“進來。”李哲應道。
韓春燕端著個托盤推門進來,托盤上放著兩個白瓷盤。她先把一盤紅亮亮的菜放在桌上——里面是切成塊的兔肉,裹著濃稠的醬汁,麻辣味直往鼻子里鉆:“老板,唐經理,這是咱們的招牌‘麻辣鮮香兔’。”
接著又放下另一盤宮保雞丁。韓春燕輕手輕腳地退了出去。
“唐經理,快嘗嘗。”李哲拿起公筷,給唐德民夾了塊兔肉。
唐德民夾起兔肉放進嘴里,先是一股麻辣味沖上來,緊接著就是兔肉的鮮,嚼著不柴,連骨頭縫里都帶著味兒。
他忍不住點頭:“好吃!這辣勁兒夠足,兔肉也燉得入味,比我在峨眉酒家吃的還地道。”
說著又夾了塊宮保雞丁,贊道:“花生米脆,雞丁嫩,酸甜口剛好,一點不膩。”
兩人又喝了一杯酒,李哲放下杯子,話頭轉回正事:“唐哥,我再跟您打聽個事——按照往年的情況,除了菠菜、生菜,其他的蔬菜最早什么時候能上市?比如青椒、黃瓜這些。”
唐德民放下筷子,想了想,從隨身的公文包里掏出個小本子和一支筆,低頭邊寫邊說:“那些育苗棚比不了您的冬暖棚,全靠天吃飯,溫度夠了才能長。菠菜、生菜耐寒,生長周期也短,所以是第一批;青椒得等五月初,黃瓜和西紅柿更晚,得五月底才能上市。”
他寫了幾行字,把本子撕下來遞給李哲,“這是我記的往年育苗棚蔬菜的上市時間,還有大概的報價,您參考參考。”
李哲接過紙條,上面的字寫得工整,清楚標著蔬菜的大致上市時間和價格。
他看了兩遍,鄭重地疊好,放進襯衫口袋里——這紙條太重要了,有了它,自己就能提前調整大棚蔬菜的定價,保住現有的客戶。
“唐哥,太謝謝您了,這真是幫了我大忙了。”李哲又端起酒杯,“我再敬您一杯,以后還得多靠您指點。”
唐德民爽快地干了杯,放下杯子時提醒道:“老弟,我再跟你透個底——不光我們長城飯店跟國營農場合作,其他幾家涉外酒店也都有類似的渠道。”
“我知道,唐哥,您放心,我心里有數了。”李哲點點頭,心里已經有了打算——先按剛才說的,把菠菜、生菜降到一塊九,不光是長城飯店,其他的銷售渠道也跟著降價。
等其他菜品上市,再提前下調價格。
冬季,李哲的反季節蔬菜之所以能賣高價,是因為沒有競爭對手。
但現在不同了,隨著天氣漸暖,育苗棚里培育的蔬菜上市,也會跟李哲爭搶市場,李哲要想保住現有的銷售渠道,就必須主動調整菜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