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點點頭,接著說:“長城酒店那邊跟我說,四月下旬有批提前在育苗棚移栽的菜要上市,到時候市面上蔬菜量可能會多些。你覺得咱365蔬菜店的菜價用不用調?”
孫濤低下頭琢磨了會兒,手指頭無意識地在褲腿上輕輕敲著,過了會兒抬起頭,:“我覺得咱店四月菜價別調,五月再適當動一動就行。”
李哲本來盤算著,等育苗棚蔬菜上市,讓幾個蔬菜銷售渠道一起降價。
這會兒聽孫濤有不同想法,有點意外,跟著來了興致:“你跟我仔細說說,為啥四月不用降?”
孫濤理了理思路,慢慢說:“李哥您聽我分析啊。首先,按以前的行情,育苗棚的菜肯定先供涉外餐廳、國營餐廳,不會直接進菜市場。
餐廳那邊就算進菜價降了,菜品價格也降不了多少——一方面餐廳成本不止蔬菜這一項,另一方面好多餐廳調價格特麻煩,得一層一層上報審批,有的圖省事,不管菜價高低,成品菜就一直那價,壓根不調。”
他頓了頓,接著說:“再一個,來咱店買菜的老外,他們買東西的地兒都固定,就那么幾家涉外商店、蔬菜店。
咱只要盯著那幾家競爭對手,等他們因為育苗棚蔬菜上市開始降價了,咱再跟著調,這樣既能保利潤,也不會丟客戶。”
李哲聽完,明白了,在孫濤看來,育苗棚的蔬菜不會首先供應菜市場,會有一定的延遲性。
孫濤父母就是賣菜的,他自己也是在崇文門菜市場長大,即便他自己沒有賣過育苗棚的蔬菜,但聽過見過的也比自己多,這方面他更有經驗。
李哲心里有了主意,看著孫濤,語氣誠懇:“成,你分析得在理。我今天過來就是給你提個醒,你是店里實際管事兒的,天天守在這兒,對市場的把握比我準,所以調不調價,你說了算。”
“李哥,謝謝您的信任!”孫濤一聽這話,眼睛立馬亮了,更有干勁了。
孫濤搓了搓手,像是突然想起啥重要事兒,又說:“李哥,還有個事兒想跟您說,是關于店里服務的。”
李哲拿起桌上的可樂又喝了口,點頭:“你說。”
“就是送貨上門的事兒,這幾個月好多老外客戶都跟我提過。”孫濤笑道:“您別看他們平時愛去健身房練,一個個看著力氣大,可讓他們拎著菜、提著油桶,就一臉不樂意,更別說買米買面這種沉東西了。有好幾個常來的老外,都跟我抱怨,說咱店要是能送貨上門就好了。”
他說著,偷偷瞅了瞅李哲的臉色,見沒反對的意思,接著說:“李哥,我這陣子一直琢磨這事兒,還特意問了幾個老客戶的想法,我覺得能試試,說不定能多拉些客人。”
其實去年年底蔬菜店剛開業的時候,就有客戶提過送貨上門的需求,當時李哲也在。只是那時候他有倆顧慮,沒同意。
現在孫濤又提,李哲就把這倆問題擺出來:“送貨上門是個好想法,但有倆問題得解決。第一,外交公寓是涉外居住區,安保比普通小區嚴多了,外人不好隨便進;
第二,來咱店買菜的都是外國人,送貨的得懂點外語,而且考慮到安全,最好是男的,這人不好找。”
孫濤也考慮過這兩個問題,答道:“李哥,現在跟開業那會兒不一樣了。這幾個月我天天在店里,跟公寓安保的都混熟了,沒事兒就給他們遞根煙、聊兩句,有幾個關系還不錯。
我想,咱跟公寓管理處好好說說,給我整個實名登記,以后就我負責給客戶送貨,他們應該能同意。
而且好多老外客戶也說了,要是管理處不同意,他們會主動跟管理層說,這是他們需要的服務,有他們幫忙,我覺得問題不大。”
他停了停,喝了口水,接著說:“至于送貨的人,咱就服務后面的外交公寓,總共才十幾棟樓,住的老外不到一千人,送貨范圍不大。
我覺得有兩三個人就夠了。我肯定算一個,店里不忙的時候我就能去送。我弟最近跟著收音機學英語,簡單交流沒問題,我忙不過來的時候,他也能過來搭把手。您覺得咋樣?”
李哲沒直接表態,又問:“要是加送貨上門服務,你覺得得增加多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