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濤早有準備,從柜臺抽屜里翻出個藍色封面的筆記本,翻開一頁,上面寫得密密麻麻的,還有些簡單的算式。
他指著本子說:“李哥,這我還真算過。首先是人工,要是再招個專門送貨的,月薪大概得100塊;
然后是包裝費,為了避免菜、水果磕壞,包裝要更嚴實一些,也要增加一些費用;
人情費,為了能讓管理處同意,每個月可能要送一些禮品。”
見李哲沒反對,他繼續說:“還有就是,店里得裝部電話,客戶要送貨能直接打過來,不用特意跑一趟,這是最大的一筆開銷。”
李哲聽著,心里盤算起來。雖說電話初裝費不低,但長期看挺必要,這筆錢還能接受。他抬頭看孫濤:“那你覺得加了送貨服務,營收能漲多少?能不能蓋住增加的成本?”
孫濤又翻了一頁筆記本,上面記著最近幾個月的客單量和客單價他指著數據說:“首先,我覺得客單量肯定會增加,尤其是對保質期的短的生鮮影響比較大,有人外國人可比較懶,想吃不想動,出門時順手買一些。
如果有送貨上門的服務,至少能增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訂單量。”
孫濤往后翻了一頁,繼續說;“其次是每一單的購買金額,咱們可以規定一個金額,達到那個金額后才肯配送,例如說五十元或一百元起步配送,客人只購買四十元的物品,為了獲得送貨上門的服務,還會額外再拼湊十元的貨品。這樣每單金額就能提不少。”
李哲突然想到個關鍵問題:“那小費的事兒你咋想的?外國人有給小費的習慣,送貨上門說不定會給。”
其實李哲不介意送貨員多份收入,能提積極性,但他怕一個事兒——送貨員因為小費多少,對客人態度不一樣。給得多就熱情,給得少或者不給就冷淡,那很容易砸了店的口碑。
孫濤想都沒想就答:“那就統一小費的金額,就像蒙娜麗莎餐廳一樣,每一單送貨固定小費金額。簡單,也不會因為小費多少鬧矛盾。”
李哲皺了皺眉:“那你沒想過,有些客人可能不想給,或者覺得固定小費不合理?只要有小費這門檻,難免會把一些客人擋在外面。”
孫濤一聽這話,臉上的笑僵了下,撓了撓頭,有點不好意思:“這個……這個我還真沒細想,光顧著琢磨咋提高收入了,沒考慮客人接不接受。”
李哲看著孫濤有點窘的樣子,笑了笑,語氣緩下來:“你這想法總體挺好,思路清楚,考慮得也還算周全,送貨上門確實能提服務、增營收,就按你計劃推進。
小費的事兒別急,接下來你做個客戶調查,問問那些有送貨需求的老外,看他們是喜歡固定小費、自愿給,還是不想有小費。
另外咱內部也想想轍,比如根據客人的好評訂單量,給送貨員發獎金,這樣既能讓他們好好服務,也不會因為小費鬧得態度不一樣。”
“好嘞李哥,您放心!我這就準備客戶調查,肯定把小費的事兒弄明白!”孫濤一聽李哲同意了,興奮得眼睛都亮了,說話聲都高了點。
他一直佩服李哲,不光懂種植技術,還特有商業腦子,現在能得到認可還放權,覺得這段時間的努力,沒白費。
……
接下來兩天,李哲主動聯系了幾家由他供菜的餐廳,根據供菜的品種和實際情況,對四月底和五月份的菜價提前做出調整,避免有人選擇其他的供菜渠道。
好消息是,李哲穩住了現在有的供貨渠道。
但菜價降低后,賣菜的收益會大大降低,而且接下來幾個月會持續下降。
這時候,李哲發展的生態產業鏈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蔬菜店、餐廳和罐頭生意都有穩定的收益,只要有進項,心里就不慌。
:<a>https://afb0ab732.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