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收回思緒,對孫濤說:“店里商品種類多,具體哪些該調價、調多少,一兩句話說不清楚,回頭咱們再仔細研究。我先跟你說說咱們以后的經營方向。”
孫濤立刻拿出本子和筆,擺出認真聽講的姿勢:“李哥您說,我記下來。”
“首先是定位客戶群體。”李哲說道,“咱們面對的是涉外客人,他們經濟條件優越,消費能力強,更看重生活品質。所以咱們要拼的是服務和質量,不是低價。”
他舉了個例子:“就說蘋果,朝外蔬菜店賣的是一級果,咱們就進特級果,個頭均勻、口感好,價格可以比他們高,但只要品質到位,注重生活質量的客人肯定愿意來咱們這買。
還有黃油,雖然都是國產黃油,但品質有差異,咱們就進最好的那款,哪怕價格高些,也能吸引到目標客戶。”
“其次是服務。”李哲繼續說,“咱們有送貨上門服務,他們沒有;咱們店的員工年輕,英語水平高,能跟外國客人順暢溝通,他們店的員工大多是中年人,英語不行:
環境方面,咱們店有空調,乾凈涼爽,他們店又悶又熱,還能聞到海鮮的腥味;
體驗上,咱們有高價買的冷藏展示柜,肉類保鮮好、看著也高檔,他們只能用普通冰柜。這些都是咱們的優勢。”
其實李哲還有一個沒說,那就是反季節蔬菜,一旦到了冬季,差異會更加明顯。
孫濤聽得連連點頭,眼睛漸漸亮了:“李哥,我明白了!咱們不跟他們比價格,跟他們比品質、比服務、比體驗!”
“沒錯,就按這幾個方向調整。”李哲補充道。
孫濤突然想起一件事,連忙說道:“對了李哥,朝外蔬菜店還增加了海鮮產品,比咱們多了個品類,咱們要不要也進些魚蝦之類的”
李哲答道:“魚就算了,老外吃的魚和咱們常吃的不一樣。不過可以進些凍蝦,冷凍的能保存久些,味道也不會差太多,正好補充品類。”
“好,我記下來了,明天就聯繫供貨渠道。”孫濤把這點也寫在本子上。
李哲站起身:“今天就先這樣,你先列個商品降價表,結合朝外蔬菜店的價格,咱們把利潤過高的商品適當下調,保持合理利潤就行。”
“放心李哥,我這幾天一直派人盯著他們的價格,回頭就能拿出針對性的降價方案。”孫濤拍著胸脯保證。
“你做事,我放心。”李哲拍了拍他的肩膀,準備離開,目光卻落在了生鮮區的冷藏展示柜上,“對了,店里的秦川雜交牛肉是不是不太好賣”
提到這個,孫濤又嘆了口氣:“是啊,朝外蔬菜店賣18元外匯券一斤,比咱們便宜不少,這兩天基本沒賣出去多少。倒是進口牛排的銷量沒受影響,只是這個也不咋賺錢啊。”
“給我切四斤,記帳上。”李哲笑著說,“正好我也饞牛排了。”
“好嘞!”孫濤立刻拿起刀,去冷藏展示柜里取牛肉,動作麻利地切了四斤。
李哲又去雜貨區拿了些調料,一併交給孫濤記帳。
隨后,孫濤把李哲和王婷送到店門口,將裝著牛肉和調料的袋子遞給李哲,情緒還是有些低落。
“別愁眉苦臉的。”李哲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輕鬆,“你是店長,你都沒信心,員工們更慌。大膽去做,我給你兜底。”
孫濤眼睛一亮,感激地說:“謝謝李哥!”
李哲把肉和調料放進后備箱,揮了揮手:“走了。”
看著伏爾加轎車駛遠,孫濤長舒了一口氣。
前些天看到朝外蔬菜店開業,他就心里發慌;等發現對方打價格戰,更是愁得睡不看覺。
如今聽了李哲的分析,他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重新燃起了干勁,他轉身快步回店,翻開柜檯上的筆記本,準備按李哲說的,先做一份詳細的降價表廣渠門內大街的筒子樓,墻體已有些斑駁,樓道里堆著雜物,不時傳來鄰居家的說話聲。
2樓陳家。
小胖子坐在書桌前,眉頭皺得緊緊的,鉛筆頭咬在嘴里,盯著英語課本上的單詞,半天沒動筆,像是遇到了難題。
客廳里,陳老太坐在小馬扎上,面前的竹籃里放著一把嫩韭菜,她戴著老鏡,手指麻利地摘著韭菜葉,翠綠的韭菜散發出特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