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出自《抱樸集》,也不是出自九州儒家,而是出自地球上詩仙李白的詩作。
天穹之上靈氣涌動。
唰!
一片靈氣洶涌而下,化作一片雪亮瀑流,縱貫長空。
梁笙按劍。
他不會劍法,恩師傳給他的只有一柄劍,以及一柄吸納靈氣的修行功法,但凡廝殺,他都是按照形勢和想法,隨意出劍。
無招勝有招。
這是武俠高手的境界,對于梁笙而言,并不是如此。
他要達到的境界很簡單。
心之所往,則劍之所在。
面對這從天而落的靈氣瀑流,他按劍,拔劍。
出劍!
迎天而斬。
天穹之上,李鳳棲沉吟半晌,“有點不對。”
妲己沒發覺哪里不對,“什么意思。”
李鳳棲緩緩道:“徐墨規得到的傳承是儒家,那么她應該是儒家的讀書人,但她剛才念的那一句詩,出自一個叫李白的天才詩人,那個詩人,不是儒家。”
妲己笑如銀鈴,“眼界不要局限于你們這個星辰,九州所謂的儒家,也并非你們星辰上的儒家,在九州,儒家囊括極寬,幾乎所有讀書人都在儒家范圍內,比如像你們這顆星辰上的法家,在九州也是儒家分支,所以九州那邊的儒家,其實彼此之間吵架一日沒停過,沒幾個讀書人對彼此的學說心悅誠服。只要哪一脈出了個圣人,那么那一脈的學說就會占據上風。”
李鳳棲恍然。
“為什么會形成這種局面?”
妲己想了想,“一個實力為尊的世界,所以道理只能在讀書人之間講來講去,偏生讀書人不是最多的一撥,于是妖族、劍修、武夫、巫族和道家等,為了方便,索性把所有讀書人歸位到儒家,實際上,在儒家那邊,確實將很多思想劃分了出來,比如法家和墨家。”
李鳳棲愣住,“墨家?”
墨家不是地球上墨子的主張思想么,怎么九州也有。
妲己意味深長,“你以為的是你以為的,其實數千年里,獄卒后裔中很多人去了九州,只不過我是最早的那一批而已。”
九州也有人來此。
李鳳棲懂了,“還有哪些出名的人去了九州?”
妲己略一思索,“說個兵家人物,仔細想想,你知道的歷史先人之中,有誰年紀輕輕便已功蓋千秋卻英年早逝的。”
李鳳棲腦海里立即浮現一個人名,“霍去病?”
妲己笑著又說,“對于你們而言,活得最長的那個人是誰?”
“彭祖?”
彭祖壽高八百。
妲己笑而不語,“去九州的人很多,有些人在九州泯然眾矣,有些人卻像陳樹一樣,光彩熠熠照長空,不急,待你去了九州,自己去找罷,且先觀戰,你和梁笙皆是劍修,這一戰興許能讓你有所觸動。”
話音未落,忽有兩人聯袂而來。
一位中年讀書人,穿著青花儒衫,施施然間極有雅氣。
一位劍修,腰間挎劍。
妲己便對兩人行禮,道:“兩位可真是不急。”
劍修是梁笙的恩師,他境界不高,但極有劍修傲氣,即使面對妖王兀蟲和道家高人白裳也不卑不亢,此刻對妲己,也是平常心,道:“本不打算來,不過想著萬一梁笙輸了,還是問問他的抉擇。”
輸了去九州,還有什么抉擇?
李鳳棲不解。
一旁的讀書人卻笑道:“相對于黃天之流的求輸行徑,我倒是希望你那位弟子和我家小師妹都能留下來,我輩修行者,當有一肩挑日月之壯氣。”
他不是須臾先生。
僅是那一脈學問里成就較高的一位大儒,是須臾先生的得意門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