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又君五十多歲,年富力強,精力充沛,來寧海重點視察工業。
但他的思維跳躍性很快,視察也不按照事先安排的路線走,隨時更改路線,并且喜歡背著手刨根問底。
好在吳蘊秋的準備很充分,對于趙又君問及的一些具體數據都對答如流。
中午安排在迎賓館吃飯,吃完飯,趙又君將吳蘊秋和沙俊海兩人請到了房間,聊了一個多小時。
下午,趙又君午休好,眾人在迎賓館的會議室開了一個短會,分別由吳蘊秋和沙俊海做相關方面的匯報。
開會的時候,賀時年不時將目光看向趙又君,見他老神在在,賀時年對他的感覺變得復雜。
趙又君這位州長在群眾中的口碑很好,如果不是無意中看見他和沙俊海的關系,賀時年估計也會這樣認為。
但現在再看趙又君,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官場的事很復雜,沒有深入了解,看到和聽到的或許都只是表象。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趙又君還年輕,才五十歲冒頭,在政治上的野心不小。
會議下午四點半結束,趙又君拒絕了在寧海吃飯,坐上卡斯特離開了。
看著車子消失在迎賓館,吳蘊秋松了一口氣,卻不知道,她的副廳晉升之路因為此次趙又君的視察要平添諸多變數。
吳蘊秋回神看向賀時年:“晚宴是不是已經安排了。”
賀時年道:“我剛才問過,已經準備好了。”
吳蘊秋道:“那行,今天政府辦和縣委辦的同志一起吃個飯,雙方打打擂臺,讓我看看你們的酒量如何。”
賀時年微覺訝異,換做以前,既然趙又君不在這里吃飯,那么吳蘊秋也大概率不會。
但今天卻一反常態,答應下來。
當晚,政府口加黨委口,坐了整整五桌人,氣氛搞得不錯,直到將一半的領導喝翻才肯罷休。
關于喝酒,在寧海官場有幾句俗語:
能喝半斤喝一斤,這樣的干部能放心。
能喝五兩喝八兩,這樣的干部要培養。
其實,這兩句順口溜是對官場酒文化側面的諷刺。
第二天是周六,賀時年一早就前往了縣委黨校報到。
今天是寧海“青干班”開班的日子。
吳蘊秋提議讓賀時年參加學習,顯然是對他的重視,同時也高瞻遠矚規劃著賀時年的政治之路。
在體制內,有隱形晉升通道的說法。
從秘書的角度,服務領導3年或以上可以提拔外放。
當然,這個時間限制也不完全是死的。
同時,可以通過援藏援疆、黨校進修、關鍵崗位等方式晉升。
顯然,吳蘊秋針對賀時年的身份又結合實際情況,給他選擇的是黨校進修這條路。
讓賀時年沒有想到的是,在縣委黨校報到處,賀時年竟然遇到了林安彥。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