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時年見到林安彥的同時,對方也看到了他。
兩人都幾乎同時脫口而出。
“你怎么也在這里?”
賀時年笑笑:“我來當‘青干班’的小白鼠,成為第一批學員。”
林安彥道:“我們局長讓我來湊個數。”
兩人報了名,進入了階梯教室。
里面人頭攢動,已經有很多人,賀時年一進去,并且身后還跟了一個美女,瞬間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這些人都是寧海各鄉鎮,各單位的年輕干部,從股級到副科級的都有。
當然,還有幾個正科級。
見賀時年走來,很多人都站起身向賀時年問好。
賀時年在這里職位不是最高的,但身為縣委書記秘書,身份卻是極為特殊的。
他是連接寧海眾多官員和書記之間的一座獨木橋,誰不想巴結一下?
再者,平日里這些人想見賀時年都不一定有機會。
今天知道賀時年竟然也來參加青干班的學習,很多人就開始打起了注意。
賀時年找了一個靠后排的位置坐下,林安彥也在眾人的目光中在賀時年旁邊坐下。
等候的時間不長。
縣委副書記姚賢之和新任的組織部長狄璇帶著一名老教授走了進來。
老教授的后面跟隨著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黨校的副校長等人。
這些人賀時年基本都認識。
姚賢之是副書記,又是黨校的校長,開口做了介紹,又強調此次的青干班是“送教下縣”的一次全新嘗試,如果成功,以后將大力推廣等。
“送教下縣”這事在姚賢之的手上開始,卻在狄璇的手上落地。
姚賢之講完后,狄璇也對此次青干班的重要性,特殊性做了講解和介紹。
后面又介紹了為期半年的具體課程,需要達到的目標等一系列事宜。
開班儀式結束后,是分配宿舍。
再之后就是去食堂就餐,下午課程就正式開始了。
老教授很有水平,第一堂課講的就是如果將國家的經濟政策和本地的實際相結合,走出一條適合本地發展的道路。
賀時年跟著吳蘊秋耳濡目染,對于這些早已耳熟能詳,因此老教授雖然講得好,他還是聽得無味。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六點半,一天的課程終于結束。
老教授剛走,林安彥就道:“師兄,今天是開班第一天,我們一起去外面吃個飯吧?”
賀時年還沒有回答,又有幾個人主動湊上來邀請。
賀時年想大家以后就是同學了,必須放下縣委書記秘書的架子,有必要和這些人打成一片。
再則,青干班結束后,說不定這些人就會被提拔使用。
在體制內,這是不可多得的建立人脈的機會,理應抓住。
“好呀,大家以后就是一個戰壕里面的同學,大家約一約,我們出去外面吃。”
這批青干班一共37人,最后來了32人,坐了三桌。
因為賀時年的身份特殊,這些人都將他推到了主位。
賀時年卻說:“在這里,大家是同學,我們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大家隨意坐,不要客套。”
當晚,大家都放開了膀子,推杯換盞,開懷暢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