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時年繼續道:“大面積種植藍莓和葡萄,也可以回答剛才楊書記提出的民生,就業以及穩定的問題。”
“藍莓和葡萄,不管是種植,管理,采摘等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龐大的勞動力。”
“而青林鎮的本地居民有著天然的優勢,為這些老板打工。”
“既能賺到屬于自己的錢,也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學習技術。當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自己種植。”
賀時年說了很多,眾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楊北林也不得不佩服賀時年的計劃和想法可操作性很強。
也符合青林鎮的實際情況。
但就這樣放過賀時年,楊北林又不甘。
想到這些,他又問:“有沒有設想過,種植葡萄和藍莓的面積可以達到多少?”
“還有相應的輔助措施如何配置?比如冷庫廠,統一收納廠等?”
賀時年早有準備,道:“目前有意向的老板認植的在200畝左右。”
“每畝平均需要2.5個勞動力,這就可以解決500人的勞動力。”
“這還不算高峰采摘期,到那時只會更多。當然,200畝也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青林鎮種植藍莓和葡萄的終極目標是2萬畝。”
聞言,眾人都吸了一口氣。
2萬畝,那豈不是可以解決將近5萬個就業崗位?
口氣還真不小。
聽到這個數字,楊北林冷笑了起來。
“賀書記的設想還真是宏偉龐大呀。想法是好的,但你有沒有考慮過,到時候青林鎮的勞動力不足怎么辦?”
賀時年自信道:“當然想過,青林鎮的南連西坪鎮,東連城關鎮,我調查過,這兩個人臨近城區,人多地少。”
“很多人都在外務工,如果青西公路修好,將這兩個鄉鎮的人流引入青林鎮,那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到時候,青林鎮各方面都會迎來發展,比如餐飲業,住宿業以及娛樂業等。”
聽到賀時年的這些回答。
就連楊北林都有些不得不佩服了。
今天他來青林鎮就是為了找茬的。
但茬沒有找到,卻被賀時年上了生動的一課。
這種感覺如何酸爽,只有當事人楊北林才能深刻體會了。
見眾人不說話,賀時年又點了點ppt,說道:“剛才楊書記提到的冷庫廠,收納廠我們已經在考慮。”
“并且已經初步和某些企業接觸,他們有意愿來青林鎮投資建廠,只要在土地,稅收,政策等方面談妥,我相信青林鎮這金窩,一定可以引來金鳳凰。”
楊北林顯然沒有想到賀時年的準備工作做得如此充分。
“賀書記,除了農業發展,還有其他的嗎?光農業的發展,還是不能全面帶動青林鎮的發展呀!”
賀時年看向了聽得目露星光的楊柳,示意她將資料下發。
楊柳等人早有準備,連忙將準備好的資料下發下去。
資料最先發到了楊北林的手里。
看了一眼標題。
楊北林的目光就被這兩份資料徹底吸引。
一份是《關于西陵白藥投資建設原材料廠的意向書》。
一份是《關于三七和草烏需求量的計劃書》。
楊北林拿起這份報告翻開看了起來。
而越看他的眉毛皺得越緊,隨之,他的眼里露出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