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當年給上神送禮的勢力,哪個不是手捧上古重寶、獻上千年底蘊?
姥姥這枚如意縱算靈氣精純,也頂多算“上佳”,離“頂流”還差著十萬八千里,怎么可能入得了上神的法眼?
她那時還暗忖,姥姥此舉怕是要自討沒趣,平白浪費了福地百年氣運。
可眼下——時隔這么多年,歷經大劫動蕩,天地格局怕是都變了幾輪,上神竟還記得這件事!
‘姥姥,我錯怪您了,您是對的啊!’
這小妖此刻簡直眼淚汪汪。
怎料,還沒等高興多久,就聽見上神道了句:
“那枚如意,我并無印象。唯獨記得,那條小蛇未開靈智時,曾蜷在我一座神廟的角落,默默拜了些時日。見它懵懵懂懂,卻又存了幾分向道之心,便摘了枚朱果予它。”
‘哎?!還有這層因果?’
這話一出來,別說那小妖了,就連其余幾家都是一陣錯愕。
這般隱秘的過往,別說他們這些局外人聞所未聞,恐怕連移花姥姥自己,都未必知曉。
否則以移花福地的心思,早該借著這層淵源,設法攀附上這位大神的船了。
沒等細想,卻見那位素來以清冷不近聞名的上神,竟忽然動了神色。
她唇角微彎,那抹笑意淡如云巔偶然掠過的微光,轉瞬便可能消散,卻實實在在破了素來的疏離:
“這件事我本沒有放在心上,今日,那小蛇卻是能派你過來護持于他,也算這段微末因果,終究落了個妥帖歸宿。”
這從未預想的一幕,直教在場幾人都愣在原地,滿心皆是措手不及的錯愕。這份震驚,竟比在此地遇見這位上神本身,還要更甚幾分。
畢竟這位上神的神廟遍布四海八荒,縱然如今更可能是在三十六天之內,但在文廟地界遇見了,也不算太過匪夷所思。
可她這般主動開口,甚至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暖意,才是真正打破了所有人的認知。
幾人于此分外好奇究竟發生了什么,甚至他們隱隱覺得今日能否安然歸去,乃至于攀上點關系,可能都在此處了!
只是怎么開口才能切入要害呢?
——
西南幾人紛紛擾擾,旁余之處,也是紛紛擾擾。
只是各自紛擾的癥結,略有不同。
此間有一大澤,名為忘川。曾有一位凡俗帝王,不甘功績止于疆土,竟耗十年心力,征調萬千工匠,鑄就了一支空前絕后的寶船船隊。
意圖橫渡忘川,全他威名功績。
可遠航三年,都遠遠未見彼岸,正欲放棄之時,卻于輕霧之中,得窺一座恢宏大殿!
此殿之大,聞所未聞。其壁之高,好似山岳。
船隊主官望著那殿宇,一口斷定這便是傳說中的天宮。
他急著求見仙神、為君王求一份“仙緣功績”,當即把船隊拆作兩翼:左隊沿宮墻向東,右隊沿宮墻向西,只求尋到那入殿的仙門。
可一連半月,無論那邊都還是見不到頭。
無奈之下,只得死心返航。
此后歲月流轉,王朝換了一茬又一茬,幾乎每一代帝王都曾效仿前人,求問仙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