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以后變傻了?
那就是燒傻了唄?
張承道心中一動。
因為剛接手周國的這個爛攤子,當時只隱約聽到好像是李仁順的哪個妃子把太子帶走撫養了,并沒有來得及安置。
現在眾人提出,張承道才想起來,總這么不管不顧的也不是個事兒。
于是,他十分坦蕩地問道:“前太子如今由誰撫養來著?”
中書令忙回道:“回稟仙長,是李昭儀收養在膝下的。”
“李昭儀呢?”
中書令又答:“于崇真觀中修行。”
張承道點頭:“派人請她和前太子一同過來,既然是后天患疾,或許有治。”
只要不是先天殘疾,任何疾病都只需要一碗【葛根湯】。
如果不行,就兩碗。
再不行,就上【香蒲湯】、【白虎湯】、【獨活湯】、【回神湯】。
崇真觀離皇宮不近,李昭儀帶著李純孝趕到大興殿中時,朝會已算結束,只是大家都在等著李純孝,也等著看看張承道是否能治好、也真去治好李純孝這樣一個“傻子太子”。
看到李純孝以后,張承道才發現自己對這位“傻子太子”誤會太深了。
所謂的“傻子”,還真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樣鼻歪眼斜、流著口水的真傻子,而是一個能夠正常對自己行禮和對話的“小孩子”。
李純孝的智力大約維持在了三歲左右的水平,能夠進行簡單邏輯的對話,也有自理能力,甚至長相都算得上清俊。
不光是張承道,有不少大臣也是第一次真正見到李純孝——由于“太子”癡傻,李仁順和趙皇后一向害怕太子在朝臣面前失了威儀,幾乎不肯輕易讓他露面。
所以,面對這么多雙探究,甚至沒什么友好情緒的眼睛,李純孝肉眼可見的有些發抖,像孩童一樣死死地抓著李昭儀的衣袖。
為了避免嚇到對方,張承道從背包里取了一碗【葛根湯】,使靈力將其凌空推至李昭儀面前,說道:“這碗藥大約能治好他的病,還是由你親自喂他喝藥罷。”
李昭儀聞言,面色哀戚,端起藥碗的手抖了又抖,但還是不敢違逆“神仙”的命令,溫聲細語地哄著李純孝喝下了藥。
藥效發揮也要一些時間,張承道就追問起李昭儀的身份來。
原來,李昭儀的李乃是賜姓,她原是異族功臣之女,出身為大賀氏,其父本為小部落首領,后歸降李周,被賜姓為李。
李昭儀因為出身異族,所以在宮中二十幾年仍是昭儀,不過也正因為是異族,趙皇后對其頗為親近,李純孝亦能認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