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還是挺過分的。
慕容真接到奏折時,臉都黑了。
當初他又是留口諭讓慕容如煙“便宜行事”,又是留人在白石山下的別莊,都是客氣客氣而已,誰想到她還真敢打著自己的幌子搞事!
還將一縣之人都發落了——從古至今都沒有一個公主有這個權力!
這不是將自己這個皇帝的顏面丟在地上踩嗎!?
最讓他氣憤不已的是,自己還真得把慕容如煙做的這些事給兜住了,還得把屎盆子扣頭上頂著!
真是荒唐!
但問題的關鍵,又在于這件事和太后有關……
白山太后和慕容真爭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一來當初即位前,先帝留下過遺旨,令白山太后“看顧新帝即位,以社稷為重”云云,這使得白山太后總有底氣搬出先帝來壓慕容真。二來白山太后是慕容真的親生母親,慕容真一向行事不好太絕,只惱恨兩個國舅在太后跟前搬弄是非,趁機弄權。
而這次慕容如煙遞上來的奏折里,若是真將平定縣之事定為謀反,那……
想到這里,慕容真反而長呼了一口氣,覺得慕容如煙又貼心了起來。
她一個公主,又是修的什么無情道,沒有子孫后代,愿意占個小縣就占好了,只是葦澤關不能輕許,回頭還是得令紇石烈派兵去輪值。
至于這分功田一事……
慕容真冷笑一聲,提筆在絹布上唰唰唰地寫了起來。
……
就在蕭國朝堂上即將醞釀出一陣動蕩之時,將另一邊,常平安已經和曲之翁趕到了太岳山山腳下。
太岳山同石峰林立的白石山不同,乃是一片綿延的群山。
因為比白石山偏南一些,就沒那么冷,山上花草豐茂,植被豐富,太岳劍宗也并非建在山頂上,而是建在一處山谷,出入往來并不費力。
太岳山其實并非只有太岳劍宗一個門派,整座山脈中,大大小小共有七八個門派,最小的甚至只有兩三人聚集起來的門派,最大的自然就是太岳劍宗,旁的也有幾分名氣的綿山派、紅崖谷,比之太岳劍宗就遠遠不如了。
而隔壁的骨脊山一帶的門派更多,晉地多商,也多匪寨,是以這些地方的門派都是些灰色的門派,除了方山派、紫荊劍派還算比較正面,諸如神龍寨、龍門寨、張家山寨、溫家寨等,就都是收“過路費”、“保護費”而形成的門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