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天地間靈氣復蘇,萬事萬物將逐漸生靈,而朝廷也漸漸并不需要凡俗糧食和布匹作為賦稅,那么是否需要改革賦稅?又當如何改革?】
【問:仙道修行艱難,但卻是煌煌大道,今天地間靈氣復蘇,朝廷是否需要鼓勵甚至組織民間成規模地修仙,又該如何平衡擁有靈力的修士和普通百姓之間的差距?】
雖然這三道題核心內容非常簡單,但對于已經習慣了傳統科舉那套風格的舉人們來說,光是辨認這三道題所描述的意思,就十分艱難了。
而且在考卷中,張承道還特地令負責此事的王延慶將“可三題擇其一作答,亦可三題皆答,取三題中最優者計”一句標注上。
眾所周知,如果只說“可三題擇其一作答”,那大概率大部分人都會只答一道題。
一旦加上“取三題最優者計”,那幾乎所有人都會將題目全部作答了。
而張承道要的就是全部作答。
因為這三道題各有各的側重點,它們的目的其實并非是“擇優”,而是“排雷”。
通過考生字里行間的語句,就能窺見他們對即將到來的“變革”究竟持怎樣的態度和理解,又是否會是自己能用的人才。
天賦點在修煉上的人,白石仙宗負責教導就夠了,白石仙道大學雖然名為“仙道大學”,實際上其實是思想教育機構,專門用來培養新一批能被“洗腦的”、得用的政治和管理人才。
……
“荒謬!如此荒唐之題,如何稱得上是題!?”
月底,剛結束完入學考試,第一時間拿到考題的一位李姓大臣把桌子拍得啪啪作響,臉都氣紅了。
改朝換代他忍了,裁撤六部官吏他忍了,廢朝廷而興分封什么城主他也忍了。
可如今這所謂的“白石仙人”竟然要如此破壞儒道,破壞“自古以來”的讀書人的規矩……
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修仙修仙修仙!不就是活的長了些的武者!修個屁的仙!還要將這一套搬到朝廷中來!他這是想做甚!?是打量著想將我等‘凡夫俗子’都趕出朝堂,把那些‘武者’拉到朝堂里做事,再讓寒窗苦讀幾十年的天下學子都成了笑話么!?”
聽到李大人的抱怨,官署中眾大臣嚇了一跳,紛紛勸了起來——
“可不敢胡說,可不敢胡說!”
“宗主也未必是這個意思,我看李大人是多慮了!”
“李大人怕不是吃醉酒,還沒清醒罷!”
“仙威難測,李大人如何揣測起了圣意?不妥,不妥!”
李大人黑著臉,冷哼一聲,一拂衣袖,口沫橫飛:“哼!一個江湖門派的掌門,不過是比大宗師厲害些,你們就怕成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