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祺的舉動就是在不斷地維護朱元璋的面子。
既然在洪武朝韓國公府案不可能平反,那么在本就漆黑如墨的名聲上,再潑一點墨汁也無所謂。
用本就沒價值的東西,卻可以換得皇帝更大的信任,誰能不說這大賺特賺呢?
朱元璋教導著朱標,“標兒,咱知道你一直覺得咱殺戮過重,但咱告訴你,這些讀書人一日不整治,就有一日的反骨。
別以為咱不知道,那些讀書人瞧不上咱。
哼!
那咱就殺一殺他們的骨頭,不過這些讀書人是真的壞,硬的不行來軟的,想要敗壞咱大明的根基,咱絕不答應。
以前咱手上沒人,這次咱有了李祺這把刀,那就好好磨一磨他們!
真是上天垂佑大明,咱臨死前還能碰到李祺,若是其他人,咱還真的不放心。”
朱標自然明白父皇話中的意思。
李祺是個很特殊的存在。
儒生只有將學識和勢位結合起來,才能成為真正的士林領袖,比如當初的誠意伯劉伯溫,勢力之大甚至能夠和淮西勛貴這個龐然大物抗衡!
而李祺先天不足。
首先,他身負莫大罪孽,為世人所不容,甚至他能活著也是因為皇帝特意開恩,從法律層面,現在的李祺還掛著“死刑立刻執行”的判決,這道判決被皇權擋住了,但卻沒有取消。
只要皇帝愿意,立刻就能合法合情合理的處死李祺,這就是李祺說“唯情活我”的原因,他是真正因為“皇帝的情”而活下來的。
第二,他是個外戚,這個身份屬于“幸進之人”,就是“關系戶”,這讓他又與讀書人隔了一層。
李祺不可能有真正的政治前途,那就不能給予派系其他人政治資源,不能給予其他人好處,就不能登頂高位聚勢。
他只能做一個御用文人,如同錦衣衛指揮使,成為皇帝手中的一把刀。
又因為李祺天賦極高,在文道方面,甚至可以說未來成就不可限量,圣賢之姿絕不是虛言,完全足夠為皇權與那些讀書人分庭抗辯,這把刀將極其鋒銳!
一個全心全意站在皇權這一邊的儒門未來圣人,而且不會對皇權產生威脅,這怎么不算是上天的恩賜呢?
李祺呢?
他自然知道這件事!
從一開始他就知道這件事,這便是那條邪路。
但他主動的、甘愿做這把刀,主動、心甘情愿的為大明皇室、為大明皇帝,披荊斬棘!
其中有為天下蒼生之愿。
但亦有,他要站在高位,為了他即將出世的李氏嫡子。
以及,
家族的千秋萬代!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