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李祺胸腔中的那些心臟,灼熱而有力的跳動著。
事責重大,李祺與臨安公主只能擇日再入宮拜見。
走出宮門的那一刻,李祺回首望著那高高聳立的宮墻,磅礴沉重,他重重吐出一口盤桓在心頭的抑郁之氣。
穿越至此將近一年!
今日終于做成半分大事!
雖然不曾陛前進答,但能拔劍出鞘,一劍斬下楊靖狗頭,已然不枉他籌謀許久。
走出皇宮時,即便是遲鈍如臨安公主,也意識到了楊靖的下場將會如何。
上了馬車后,她興奮的低聲道:“夫君,楊靖是不是……”
李祺微微頷首。
臨安公主先是大喜,而后又低聲抽泣,“此事算是了結,公府冤魂能夠暫且安歇。”
李祺沒有說話,溫煦的光落在他身上,卻掩不住他身上的冷意,此事真的就此了結了嗎?
難道就沒人奇怪嗎?
楊葉為何這么大的歲數都沒有娶妻,突然要舊事重提,搶奪王五的妻子?
一向對上峰命令推諉拖延的縣衙,這次這么快就響應了兵部的文書。
朱元璋為什么會讓這么一件小事進入御前?
朱元璋為什么被李祺一句話挑動,就對楊靖生出了殺心?
楊靖堂堂刑部尚書為什么對此案的首尾這么重視?
這件案子中的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又去哪里了?
這背后的水有多深?
如同噬人的深淵,李祺知道為什么,卻不敢去觸碰。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他沒有那樣的能力,李氏沒有那么大的能力,去挽救那些沉淪在苦海之中的人。
在這個殘酷的時代,他也不過就是在皇權之下戰戰兢兢而活的普通人罷了!
————
朕自傾崩以來,信賴天命垂青,光復漢家山河,遠逐胡虜漠北,盡復先王之舊,弘揚先圣之教,使民曉禮知義,刑部尚書楊靖,懷奸縱之志,湮良善之道,上欺天君,下虐黎民,罪無可恕,有司受命,凌遲處死!——《凌遲楊靖諭》
————
洪武二十三年六月,刑部尚書楊靖背信構陷家族,洪武二十四年七月,殺于王五楊葉爭妻案,丁口皆斬,女眷入教坊司,此仇了結。——《李氏冤仇奉承祖先集錄·卷一【洪武朝錄】》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