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祺回到公主府中,臨安公主還不知道方才之事。
她抱著已經三個月大的李顯穆來到書房中,“駙馬,今日太子哥哥送信來,說你上次寫的《蒙元風俗考》新穎有趣,讓他大開眼界,稱贊你是當世第一元史大家,待來年開春他回京后,讓你在宮中開經筵,好好為皇子皇孫們講講前朝之事。”
陡然聽到朱標的名字,李祺一時竟有些恍惚。
金陵、應天、南京乃是歷朝古都,號稱有興王之氣,但唐朝劉禹錫曾寫下“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之詩,又因金陵王朝總是短命,讓此地蒙上幾層陰影。
朱元璋早有遷都之心。
于是派朱標出巡西安洛陽,考察遷都事宜。
但人算不如天算。
李祺知道,來年開春朱標回來后,就會一病不起,于洪武二十五年四月病逝,仔細算算,竟然只剩下幾個月了。
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情,他也只能提前做好準備,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政壇大變。
況且藍玉案是個清剿仇人的大好機會,靖寧侯府逼死他三妹妹的事情,他永遠不會忘記。
“駙馬!夫君!”
臨安公主見到李祺竟然出神,又喚了兩聲,李祺回過身來笑道:“等太子回來再談,這次進宮父皇可有說什么?”
臨安公主為李祺親手奉上熱茶,道:“父皇說最近國子監學子在不斷聯名上書,彈劾你的官員級別也在變高,不過他都沒有理睬,讓你繼續辦案即可。”
詹徽加上那些宗族培養出來的官員都在發力,如同雪花般的彈劾奏章飛往宮中。
但一直沒能將李祺逼出來,所以才有了今日國子監學子直接面對面逼宮之事。
李祺知道,皇帝對他這么快就能引來大批士子反對是非常滿意的。
他是皇帝手中的刀,若是他和士林一團和氣,那皇帝就要降下雷霆之怒。
而現在這種情況,主動權則握在皇帝手中,他想要保李祺,就可以用威望按下不表,想要殺李祺,就可以“順從民意”。
朱元璋自然也看過蒙元風俗考,對李祺想要做的事情大致明白,接下來只等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上鉤,做李祺的對手即可。
對皇帝來說,任何一個享譽士林的人都可以充當李祺的對手,他的目的是在士林中立起一桿皇旗!
可對于李祺而言,這個人只能是李原名!
所以他搞出了劉三娘子案,要牽連李原名,只是這還不夠,此案的作用是打草驚蛇,讓李原名生出報復之心,真正的殺招還在后面。
李祺的手指落在一張宣旨之上,上面寫著三個鐵鉤般的字——“繼承法”。
“李原名,你這只陰溝里的老鼠,灶臺下的蟑螂,永遠都見不得天光,這次就讓你最信任的學生,來把你趕到青天白日之下!”
……
李府,正堂。
李原名坐在堂中,左右各坐著五六人,有身著官服的,有身著國子監監生服飾的,皆是李原名的弟子。
“老師,李祺步步緊逼,若是再讓劉三娘子案發展下去,豈不是綱常不在?道理不存?”
“李祺此番在京中揚名,聲勢必然大振,那些北方蠻子若是都聚集在他麾下,豈不是道統衰微之相?”
皇帝對李祺的回護之心昭然若揭,而李祺要么在公主府,要么在刑部,無論怎么罵都不露面,讓眾人無可奈何。
今日前往逼宮,卻讓李祺揚名,眾人越想越氣。
李原名沒想到李祺沒有被逼出來,反而自己的學生先上門逼自己上書了。
他是不想這么快親自出手的,這樣只會讓李祺有防備之心,但細細想來,竟然不得不親自出手。
今日之事他已知曉,李祺的確是有驚人的才華,若是再發展下去,定然是一尊能夠聚攏門生的大儒。
尤其是那些本就處于邊緣的北方學子,定然會主動拜到他的門下。
他本來以為只要御史彈劾,加上國子監學子聯名上書,李祺就不得不現身回應,而后他便能用深厚的學識,將李祺擊潰。
但皇帝將這些都壓下來了。